分享到: | 更多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人过春节有张贴春联迎新祈福的习俗,但是近年来,很多家庭的春联却大都是印刷品,其形式内容重复、文化品位缺失,请人或自己撰写春联的少之又少。不仅城里如此,农村也是大同小异。(2月21日《西安日报》)
印刷春联取代手写,亲自创作更是少见,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然,据此得出这一传统习俗随着年味变淡而逐渐走向衰亡,恐怕也是杞人忧天。这点,你只要看一看每年春节大街小巷各家门口大都张贴着的对子,或者参加征联活动人数众多、踊跃异常,就知道春联魅力的持久不衰了。
印刷品取代手写,首先反映了印刷技术的进步。其次从精美程度上说,它也比某些手写好看得多。只要市场需要,还会继续繁荣下去。再说,它也从一个侧面反馈出需求的旺盛,因为只有印刷技术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
但是正是因为过于现代,才少了原始的质朴和韵味。其一,失去墨香,少了悬腕运笔、纸上留墨的情趣。其二,没有个性,更多的是千篇一律的单调,也失去了书法审美的价值。其三,无法体会创作乐趣,也少有准确地诉求与寄托。
春联不仅有外在的形式美,还因内涵丰富、寓意寄情广受青睐。特别是春联特定的写作要求,比如字数、对仗、词性、平仄等等,让它成为一种“微文学”,乃至是文学百花园中的璀璨的花朵。许多人乐此不疲,就在于这一文学形式独具亮色。印刷品,自然使这一亮色大大消减。比如“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虽然也内涵愿景,但却因放之哪年置之哪家都适用,远没有“过节回乡,喜听檐上鸣春曲;举杯敬老,最羡人间跪乳情”,来得生动与妥帖。
可是,要想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语言生动活泼,极富时代气息又合个人心愿的对联,却不是信手拈来那么简单,除非你是楹联大师。单说一个对仗,就有词义相关、词类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力避重字等等规范。这些功底,非得长期积累不得掌握。
因此就得平时加强训练。最好从小学开始,就给孩子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平常多开展征联活动,比如不久前西安地铁站征联和春节各城门征联,就是非常有益的活动。还有,应该创造条件,支持和扶植民间诗钟、楹联社团活动,让长安诗钟社及各地分社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是,才可能使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根植于坚实的大地,得到更好的传承。
苑广阔:“春联哥”走红是对春节传统风俗的... 2011-02-09 |
苑广阔:“春联哥”呼唤的是春节传统风俗 2011-02-09 |
张培林:别把春联的“魂”丢了 2012-02-14 |
沈阳晚报:从手写春联开始回归传统春节 2010-02-11 |
刘文嘉:找回朴素的年味 2013-02-06 |
赵连卿:变味的春联 2013-02-20 |
殷国安:向市民征集春联,好! 2013-12-09 |
沈阳晚报:从手写春联开始回归传统春节 2010-02-11 |
蒋卫阳:微信红包取代烟花爆竹,如何 2016-01-04 |
谢过脚下的大地,谢过你的温情 2010-02-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