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年两会期间,教育话题总是会引发热议,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在亲历或见证着教育,心中都有一架教育天平。教育观念的是与非,教育手段的轻与重,教育效果的好与坏,总是不断地在两端摇摆:很多教育理念和做法看似有道理,可仔细琢磨又会觉得不对劲。
前两天,我偶遇一位企业家代表。他提到,女儿的老师对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拍球及跳绳的数量都作了硬性要求。可能是觉得要求过高,他对此颇为不满,“我又不要女儿将来成为运动员,干嘛要这么高的标准?孩子兴趣不高,把运动当作苦差事又有何意义?”说完,他告诉我,他还是决定要送孩子到国外去,因为“现在的学校教育实在是有问题”。
当天晚上,恰巧与几位高校老师一起聊天。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教授说,他今天遇到一位老师,谈起现在高校里许多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情况。这位老师说他是决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老教授对此很赞同。他认为老师是需要权威的,学生是要遵守课堂规矩的。
这时,一位年轻教授说起另一件事。一次监考时遇到一个学生作弊,他按学校规定要把这个学生的事记入档案,考试成绩也要判为无效。可是他刚走到办公室,就传来消息说这个学生准备跳楼了。于是他赶紧跑回教室,当着这个学生的面承诺,只要他放弃跳楼就可以免受处罚。
在场的几个人听他讲完这事,都无奈地摇摇头,颇有“这教师当得有点窝囊”的感慨。这位年轻教授解释说,在生命面前,个人的面子不算什么,但如果在他的教师生涯中出现学生轻生的事,他会一辈子不得安宁的。
教育,是关于人的工作,而人是最难把握的。对孩子的要求低,担心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开发;对孩子的要求高,又担心给孩子的负担太重。可是,什么是高,什么是低,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会不一样。
教育过程中就是有这么多矛盾。如果单纯说到孩子在课堂上能不能玩手机这个问题,估计大家都会说不能。至于说到孩子应该遵守规则,估计也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孩子因无法接受违规后的处罚,欲轻生,又该如何?恐怕不少人都会陷入矛盾之中。
其实,关键问题不是孩子如果以轻生相威胁,老师该不该妥协,而是孩子为什么会以生命相威胁?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仍会不时听到孩子自暴自弃甚至厌世轻生的案例。这不禁让人感叹: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弄丢了什么?我想,或许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吧!每一个生命如果从一开始就是在被尊重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不同得以珍视,他们的需求得以回应,他们的错误得以包容,那么,他们成长后将以同样的尊重回馈他人,端正自己的举止,不伤害他人,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威胁他人。
心中那个教育天平的摇摆,也许是我们被太多非教育本质的因素所干扰。比如,个体需求与统一规范,传统价值与自由创新等。我们想要寻求平衡与坚定,想透过迷茫的外在寻求本质的内核,还是要回归对个体、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张宗堂:着力治本才能治住校车事故 2012-12-27 |
京 文:该教会孩子不要对老师绝对服从 2013-05-15 |
赵 丽:密切联系群众先得办好分内事 2013-07-12 |
科教时评:“豪华小班”为何搅动公众敏感神经 2013-09-27 |
“豪华小班”为何搅动公众敏感神经 2013-09-27 |
民心工程失民心 2014-04-29 |
刘建国:生命教育也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 2014-12-10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虞云耀:谱写共产党人的爱民曲 2015-01-26 |
高校学生评教当真“名存实亡”? 2016-01-2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