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高校排名究竟意义何在?
卢雅君
//www.workercn.cn2016-03-17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应“天价学区房”时称,择校是个贬义词,最终要通过教育的权衡来解决问题。择校?择何校?择名校还是良校?由此笔者想到了一个近几年来十分热门的现象——高校排名。不定期不定时都会有不同的媒体机构发布所谓的“全国高校排行榜”,那么所谓高校排行榜究竟意义何在?

  高校排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对各个学校进行了评估,以排名的形式按照次序发布使公众了解知晓,并且辅助选择。

  调查显示,九成网友认为高校排名是有意义的,其表明了学校的实力,对择校有着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但11%的网友认为大学排名意义不大,读的大学好与坏与自己在职业上的发展道路并不完全相关,二流的学校出来发展创业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另外,51%的网友认为发布高校排名其实没有那么的有影响力,大家就仅作为一个参考罢了,另外有些网友认为高校排名其实可以彰显每个学校的实力,也可以给要上大学的人以参考,也有些网友认为大学的排名榜其实就是后门榜。

  “后门榜”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部分媒体见报的新闻稿件可以佐证这一点,早在2010年1月12日《新民晚报》曾报道,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在学校“对话北洋”访谈活动中说,曾有一家大学排行榜的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学校拒绝。另外,南开大学新闻发言人吴志成也表示,学校接到过不少类似的来电及传真,明示或暗示校方提供“赞助”,可以换取排位的上升,但学校一概回绝。“凡是收费的商业性排行榜,南开不参加,也不支持。”媒体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虽然回绝了所谓的“提供赞助”,却不排除其他学校利用潜规则挤上排行榜。如此一来,“注水的排行榜”真实性和可靠性大大减弱,它所传递给公众的信息,亦失去其原有的质量,此番排名也丧失了意义。

  除却真实性有待考证,所谓排行榜的公正性也让人怀疑,不同的排行榜采用的评判标准不同,无论是在传播者发布还是受众了解的过程中都忽视了具体的评判标准和考虑的综合因素,而印象最深的一般就是各学校及其名次。标准的参差不齐和评判方身份的各种各样导致公正性的偏颇。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徐小平认为,发布者必须是有公信力的、与教育部门不沾边的机构。而公益性的大学排行榜却都依托于大学下的研究机构,这又引起了另外一个质疑,当排名不受经济因素干扰时,是否会因为与所依托大学的“近亲”关系和行政上的压力,影响结果的公正性?评判究竟是看学校的规模还是质量?高校是否应该卯足了劲追寻名次高低?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可是当大学排行榜对学校硬件设施过分追求之时,也体现了如今大学的一种浮躁之风:片面追求扩地造楼甚至合并。

  将过多的资源耗费在争取“名校”上,亦使得其他非名校学位无法获得充分利用与均衡发展。

  由此看来,高校排行榜确实存在着不少弊端,因此对高校排行应该保有客观辩证的态度,有选择的进行参考。作家杨照在《德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一所》中提到在德国没有人会问最好的是哪一所,哪一所是不是比另一所更好,“并不是说他们不比较,而是他们清楚:无法用这么宽泛笼统的方式来比较,更不可能有固定的比较答案。比较是多元、个人层次的事,每个人对于教育有其不同的需求、想象,还加上每个人不同的现实考虑,你的比较答案和他的比较答案,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呢?又何从此取得一份简单的学校排名?”因此,与其将对学校的看法建立在对其排名几何的密切关注,不如联系实际考虑这所学校是否真正适合自己,深浅宜人处,此地最荷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