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几天,沧州一中对12名学生做出劝退处理,理由是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在学校携带、使用手机,这12名学生“教育无效”,劝退系“为多数学生利益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此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有的人认为学校难免小题大做,仅仅因为使用手机而劝退学生有矫枉过正之嫌,这些学生的家长也表示不能理解学校的处理结果,学生携带手机是为了与家人日常联系,因为这一点就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深感冤屈。在此先不忙于评说是非对错,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其一,学校的规则是否可以突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园携带、使用手机的规定,其本意在于规范学生管理。作为一所封闭式学校,对学生管理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如果能够随意突破、打擦边球,那这样的规则形同虚设,学生自然不会认真遵守。从短期看,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从长期看,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很可能心里埋下挑战规则的种子。
其二,不携带手机是否影响和家人的联系?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笔者十年前就读一所县级高中时,当时学校的固定电话基本能满足平日与家人的联系。只有在课余时才会找个公用电话给父母打电话。现如今的校园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通话设施,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与家人的通话需求。因此,学生没有必要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其三,高中生使用手机会为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把孩子送到全封闭寄宿制高中,相信家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不分心。如今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乱花渐欲迷人眼”,手机带来的各种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如何在沸沸扬扬的讯息中保持清醒和定力,着实是道难题。高中阶段毕竟以学习为主,学校的广播、报刊等提供的资讯同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一定局限于使用手机。而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充电、交话费、上网等势必会牵扯部分精力,对于原本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而言,实属弊大于利。
其四,劝退的挫折对青年学生是百害而无一利吗?诚然,劝退对学生带来巨大的打击。但不可否认,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多多少少会遭遇一些坎坷。学校不应该成为温床。不遵守规则应该付出代价,这样的道理早明白也晚明白更好。更何况,学校并没有给这些学生判处“死刑”,而是设立了“缓刑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自学后,通过学校考试的学生,仍然允许再次进入学校学习。相信这些学生会倍加珍惜失而复得的学习机会。
劝退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促使学生遵守规则,安心学习。希望这些学生不要被暂时的挫折打到,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以更加专注、更有自制力的状态面对今后的人生。
叶祝颐:尝试弹性退休应对老龄社会 2010-09-13 |
刘熙武:小学生不需要那么多“官帽” 2011-02-23 |
独家观点:宽容看待“汉语四六级”考试 2011-12-29 |
儿子的“眼镜”丢哪了? 2012-11-15 |
人间需要正能量 2012-11-30 |
如何看待“在家上学” 2013-08-27 |
新华每日电讯:莫用娱乐眼光看待曹操DNA... 2013-11-13 |
检察日报:别让“教育歧视”成为求学拦路虎 2015-02-02 |
小三劝退师要转正先立规 2015-10-12 |
莫开伟:大学生消费信贷要量力而行 2015-12-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