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假如最“好”学校招最“差”学生
姚跃林
//www.workercn.cn2016-05-05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对于复杂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我们需要深入讨论,达成共识,进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就像今天刊发的这篇文章,目的不在一争高下,而是透过问题找到症结,看准方向。我们也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编者

  在今年4月21日《中国教育报》评论版,李镇西老师发表《最好的学校要招最好的学生?》一文,提出“为什么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的学生”的疑问。他认为,“破解这个难题,也许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希望所在”。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适度分流、分层也许正是实现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换言之,如果将学生按学业成绩均分成若干组,等分到各校,非但达不到优质均衡的目的,反而会增加学生压力,降低学习效率,引发更加激烈而无序的竞争,最终强化应试教育。这里,我们不妨作个推想:假如最“好”的学校招最“差”的学生,情况会如何?

  为了便于讨论问题,我们暂且顺着李老师文章的思路,将“好”学校定义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差”学生定义为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

  如果让最“好”的学校招最“差”的学生,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无法招生。初中生升学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上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如果不用择优而用择差的办法,谁能告诉我怎么招生?同理,不同高中招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第二,即便用就近入学的方式摇号或抽签招生,谁又能保证生源质量是均衡的?即使将生源按成绩打乱均分到各校,谁能保证不引发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进一步追问,这样做的深层原因难道不是升学主义作祟?如果我们坦然面对升学率,何须这样折腾?第三,如果学校之间不存在差异,即实现了所谓的“教育均衡”,那么学生也就失去了选择权,接下来势必遭遇更加激烈的竞争,甚至连淡定的理由都找不到。第四,必须承认,初中毕业生的学业基础已存在较大差距。在高校招生仍然以文化课学业成绩择优的情况下,高中有效组织教学将面临很多困难。压力往往来自身边。因此,可以想见,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压力会更大。

  什么是优质均衡?显然不能用高考升学率来衡量。优质均衡应立足于提升教育服务品质和更高层次的公平,绝不是追求所有普通高中拥有大体相同的升学率。为什么要提倡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目的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教育,为不同类型的高校提供合适的生源。因此,优质均衡并非将所有的学校都办成一个样子。将升学率高的学校视同“好”学校,是我们在认识和评价上出了问题,并不意味着现有的招生方式存在多么严重的偏差。需要迫切改变的是全社会的人才观、质量观,而非择优的招生方法。

  当然,肯定择优的方式并不表明现有招生方法没有瑕疵。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唯学业成绩”。看上去公平其实未必公平,看上去自主其实未必自主,看上去合适其实未必合适。要将个人职业兴趣、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升学成绩等结合起来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但这种改革必须建立在高校招生同步且有效的改革基础之上。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用文化课学业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也不能全面否定其科学性。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和知识传授,所以不谈学业成绩的学校教育是不存在的。读书的态度往往也是做事的态度。这也正是我们将复杂的招生简化为按升学考试成绩招生而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偏差的深层原因。考试招生是一门科学,任何理想主义都要经受科学的检验。

  最后要肯定的是,李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这一追问对办好各类学校亦很有价值。但拿学校比医院,拿教育比医疗,拿学生比病人,看似合理,实可商榷。医生治病,主要是技术问题;教师育人,是复杂的综合问题。重病患者选择好医院与“好”学生选择“好”学校都是一种自然选择。好学校招“好”学生恰似好医院治疗疑难杂症,正是着眼于技术层面的知识传授,但并不意味着知识传授之外学校就万事大吉。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核心任务不会有根本不同,因此其核心价值也不会有本质区别。学校不是擂台,没有必要通过升学率的高低来决出胜负以彰显英雄主义,而应通过改革评价方式,从教育服务品质和服务供给侧来全面评价学校和教师,使教育回归其本质属性,使所有的学校都有存在的价值。(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