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淡看“学霸宿舍”受热捧
郭立场
//www.workercn.cn2016-05-26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考研率高并非坏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学风之优良。但如果大学把考研率作为教育目标来追求,当作值得炫耀的教育政绩来宣扬,未免有失偏颇。

  连日来,“学霸宿舍”刷爆了朋友圈,“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20宿舍的考研故事恰如一部励志片”“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4个宿舍的16名姐妹花全部成功考取研究生”“四川大学学霸寝室5人收到至少16份名校录取通知书”等不绝于耳。事实上,这样的励志故事频被媒体报道,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每年此时依然引起舆论热议。

  考研率高并非坏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学风之优良、教学质量之高。但如果大学把考研率作为教育目标来追求,当作值得炫耀的教育政绩来宣扬,未免有失偏颇。片面追求考研率,鼓噪所谓的“学霸宿舍”,势必催生以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教育,进而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易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种情形下,“考博热”等也会相继而来,整个社会的就业体系和分工机制将会失去平衡。

  考研,一度被誉为“第二次高考”,成为“成人版”应试教育。近年来,全国考研学生人数连年增长,二本、三本学校生源增幅较大;大学俨然成了学生的考研基地。一些学校还设立重奖,开辟专用自习室;有的学校调整宿舍,让考研学生有个好的学习空间等,创造条件助力考生备考。然而,当研招“大饼”越摊越大,人们不禁担心:日渐膨胀的研究生大军,是否会重蹈当初本科扩招的覆辙?面对招生与就业、选拔与培养、学术与应用的三重矛盾,卸下高学历光环的研究生们又该何去何从?

  考研深造固然好,但并非人人适合。考研应该因人而异,那种“高学历吃遍天”“学历越高越好”的观念早就过时了。研究生已经不再是稀缺性的社会资源,读研不是解决就业出路的万能药。吊诡的是,现实生活中,博士生也遭遇了就业尴尬。近日新华社一篇《人才市场探秘:博士文凭不如有工作经验?》的文章,犹如晴天霹雳,一经刊出便成了关注的焦点。这些事例昭示我们,文凭不过是受过某种教育或培训的凭证,如果持有人不能学以致用并创造价值,文凭不过是一纸具文。换言之,一个人能否成功,学历并非是首要的因素,绝不是通行的成功“阶梯”。

  如何告别考研热,从片面追求学历到以能力为核心,是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是学历,关键是看他能否胜任工作、创造价值。就事论事,要警惕“一窝蜂”的考研成了“一窝疯”,警惕研究生扩招带来教学质量下降、学历贬值、就业困难等问题,必须切实扭转不合理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改观研究生教育“摊大饼”的怪现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