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知识付费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和知识变现的一种方式,更是知识价值的体现和自然甄选。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记者发现,一位北大经济学教授的网络专栏拥有超过17万付费订阅者,总价近3500万元。而这仅是众多网络付费内容中的九牛一毛。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联网时代,为优质内容付费已渐成趋势。(新华每日电讯9月18日)
在不少人印象中,互联网知识似乎与免费画等号。但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深度普及,互联网内容的杂乱无章、良莠不齐,为用户带来筛选的困难,优质内容越来越成为稀缺品。另一方面,“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促使国人的消费水平悄然升级。
于是,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知识共享平台应运而生。今年年初,腾讯也一度传出即将推出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这些似乎预兆着知识付费春天的来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去年我国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知识付费早已不是小众现象,甚至已成为一部分人“移动互联生活”的新标配。
知识付费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和知识变现的一种方式,还是知识价值的体现和自然甄选。一旦进入付费模式,消费者就会慎重选择,那些没有营养的“知识”就会被自然淘汰。换言之,知识付费可以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净化,起“良币驱逐劣币”之功效,屏蔽掉一些低俗的、不实乃至毫无价值的信息,倒逼知识的生产输送者树立精品意识,从而让公众接受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消费固然有诸多好处,但断言知识消费时代的到来,却为时尚早。经历了“元年”爆红的知识付费,今年就有些后续乏力,不少付费平台又遭遇免费或停更的“倒春寒”。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优质内容的生产十分不易。最近,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终止了自己的付费语音专栏,他在给订阅者的公开信中说,在完成专栏工作的3个月内,他都在“难以置信的超负荷工作”中度过,每天要花费4到6个小时在专栏创作上。
用户只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要想输出真正打动消费者的东西,必须静下心来慢慢积淀,精细打磨,才能厚积薄发。可这,才是知识付费能不能持久的关键。
梁宝辉:领导干部莫扮错角色 2014-12-19 |
左崇年:“海淘”晋升首席工人有标本意义 2015-03-19 |
奥数不该为教育不公背“黑锅” 2016-03-21 |
优质生源成了价高者得的买卖? 2016-06-23 |
艳照敲诈也是一封举报信 2016-07-14 |
微信好友到底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朋友 2016-11-04 |
在线教育,少些炒作多些踏实 2017-01-12 |
直播平台别只会“向钱看齐” 2017-02-15 |
价值3000万的网课与知识付费再审视 2017-09-19 |
一门网课价值三千多万元的启示 2017-09-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