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撸起袖子加油干——给90后讲讲马克思(八)
//www.workercn.cn2018-04-25来源: 东广新闻台
分享到:更多

  

  比如我手边有一个茶杯盖,我说这个茶杯盖是圆的。古希腊人会问我:它圆吗?

  我一看没问题啊,挺圆的。

  古希腊人会继续问我:你再仔细看看,它到底圆不圆呢?

  我把茶杯盖拿在手里反复看,确实不算是一个完美的圆,它在这里或那里,还有小小的瑕疵。

  于是我拿出了圆规,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问古希腊人:这总算圆了吧?

  古希腊人盯着我,好像能看穿我的灵魂。他还是那个老问题:它圆吗?

  我翻来覆去的看,也不是严格意义的圆:纸上消耗了铅笔的一些石墨粉,它像一个救生圈一样,是一个圈型“体”,而不是二维世界里的圆。

  最后我泄气地说:我放弃。三维世界里没有你要的完美的圆。

  古希腊人说:没错。所以真正的完美的圆,只在我们的脑海里,现实世界里没有这样的圆。

  我反问道:可你如何证明我脑中的圆和你脑中的圆是同一种圆呢?

  古希腊人说:人是无法证明的。之所以咱们对圆的理解是一样的,那是因为我们都有关于圆的“理念”,而“理念”是神的造物。我们生活世界中所有的圆形物体,都是这种圆的理念的“摹仿”。既然是“摹仿”,就总归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只有圆的理念是没有缺陷的。

  这样一来,古希腊人就形成了他们的世界观:他们把世界一分为二:一半是事物,一半是思想,而事物是思想的摹仿,因而思想是第一性的。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马克思,中间经历了两千多年。甚至这种刨根问底的提问方法本身,都是古希腊人创造的,确切来说起源于苏格拉底,他把这种提问方法叫“精神助产术”。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