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曝出全国多所高校学生的“被就业”经历,名下能查到工资记录。微博上“学生身份信息遭企业冒用”的话题,至4月23日,已有66.3万的阅读量。(4月23日 《新京报》)
据了解,涉事学生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查到名下有未就职企业的薪金,有的累计总额高达数万元。部分学校老师建议学生致电企业取消,并向税务部门投诉。有学校向公安、税务部门报案,后者已介入调查。为了维权,800余名学生自组社交群组。
有分析发现,可能存在企业以大学生实习等名义,通过虚假列支报酬的情况。这不仅是社会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3条,虚假列支报酬属于偷税行为,如果少缴税款金额过高,还涉嫌构成《刑法》第201条的逃税罪,金额超过5万即可立案。
事实上,不光是企业虚假列支报酬,有网友爆料,自己所在高校的一些院系,为了追求毕业生就业率“表面繁荣”,也采取了虚假签约和虚开工资的方式;更有甚者,有高校课题组通过成立空壳公司,对在校学生虚开工资以套取课题项目经费。信息真实性有待核实,但均有较大的现实可能性。这些已然超出偷税的范畴。
数年以前,已有学生信息被用于虚列工资的事件被媒体曝光,但属于局部、偶发个案,激起的舆论声浪较小,此次大规模爆发或跟当下高校毕业生求职和个税首次年度汇算有关。应该看到,随着个税专项扣除申请和退税办理机制愈趋完善,未来可能有更多“被就业”情况浮出水面。
企业冒用大学生个人信息,虽不直接影响后者就业、落户,但在2019年1月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实施以后,上述行为或影响学生父母申报教育经费专项扣减,甚至影响学生就业后的税务问题。目前,“被就业”情况主要通过学生本人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申诉,等待当地税务机关受理调查“被动”解决。
有专家提议,通过宣传鼓励民众留意个人所得税APP信息,及时向税务机关反映和举报异常信息,以打击税收非法行为。且不论宣传效果如何,这绝非治本良策。目前申报个税只需在申报系统录入人员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系统只验证信息是否匹配,已存有机制漏洞,给不法企业从事虚报行为留有可趁之机,长远来看不利于国家税收和诚信纳税环境建设。针对莫名“被就业”,我们显然不能依赖于学生自查发现,较之于软性宣传,税务机关应当硬拳出击,构成税收违法行为要件的,给予相应处罚,同时深挖问题根源,尽快加强税务征管,升级报税系统,修复税收漏洞,斩断伸向在校学生的黑手。
学生信息泄露源头何在,后续该如何补救,也是公众热切关注的问题。税务机关制止相关企业违法行为,将学生被冒用信息“清零”的同时,有必要与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做好学生信息泄露渠道追查工作,揪出幕后黑手,切实维护学生信息安全,保障学生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