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近日表示,该公司的“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将在3个月内开启内测,6个月内开启公测。在马斯克做出上述表态前一天,SpaceX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第七批“星链”互联网卫星,将60颗“星链”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使得入轨卫星总数达到420颗,完成了马斯克此前设想的“初步运营能力”标准。
2015年1月,马斯克对外宣布了 “星链”计划,预计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为全球客户提供低成本、高速的宽带连接,尤其是为那些目前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而无法获得可靠或高质量网络接入的客户提供服务。
虽然舆论对“星链”有着诸如颠覆5G,取代光纤,上网将又便宜又方便等期待。但以业界的眼光审视,以“星链”取代光纤或者5G的设想并不现实。要支持大量用户使用高速度移动通信网络,通信业必须面对频谱有限这一问题,要实现有限频谱的重复利用,必须多建基站。全世界目前已经建设了1200万个以上的通信基站,未来还需要更多基站,才能保证4G、5G的通信能力,让上网速度越来越快。“星链”即使最终能完成部署1.2万颗卫星的设想,其通信能力与4G、5G依然没有可比性,更谈不上颠覆。
“星链”打算提供地面互联网服务还绕不过一个问题。地面通信基站距离人一般仅有约几百米至两千米,所以我们可以很低的功耗进行信息传输。而“星链”最低的轨道距地球表面也有550千米,这么远的距离,必须用专用的天线和大功率设备才能进行信息交互,也就是说需要建设地面站,如此,相对于地面的4G、5G基站,“星链”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但这并不意味着“星链”的低轨道通信卫星思路一无是处。6G目前虽然还处于愿景搜集阶段,但我们大致也可以预想到,天地一体化将是6G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5G的广泛应用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民用飞机、无人机和航天器将在天空运行和驻留,今天以地面为主的通信网络无法为这些设备之间提供可靠通信。因此,未来6G会把地下、地面、水面与天空整合成一个网络体系,全方位互联互通。
低轨道卫星在天地一体化上面具有明显优势,国际卫星轨道资源分配的原则是先到先得,占据了这些轨道,就是占据不可再生的轨道资源。低轨道卫星可以与地面的5G网络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但它的作用并不是取代5G,而是作为5G的一个补充。在遇到诸如地震一类的突发性灾难,地面通信能力被毁坏时,低轨道卫星可以补充通信能力;在偏远或者自然条件恶劣的雪山、沙漠等难以架设5G基站的地区,以及海洋、空中平流层等5G做不到,也做不好的地区, 低轨道卫星就很有用武之地了,其服务费用即使高一些,市场也能接受。
“星链”不可能取代5G,但它可以与5G结合起来。未来由5G负责人口密集地区,“星链”负责应急救灾及偏远特殊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星链”背后的天地一体化方向大有用处。中国也需要予以重视,成为低轨卫星技术研究的参与者。
(作者是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