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职业教育遭嫌弃 社会各界应反思

张盖伦
2020-05-27 08:57:21  来源:科技日报

  5月26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的一份发言稿上了微博热搜。这份发言的本意,是给因疫情回国的留学生提供继续学业的解决方案。委员提出了本科生插班、海内外高校学分互认等措施。不过,其中一条建议“留学生回国可入学高职高专”却被当成了发言的全部内容,在网上引发热议:留学生回国,为什么要上高职高专,是不是瞧不起人?

  讨论如此热烈,除了误读因素外,也是因为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成见根深蒂固。提起职业教育,仿佛就是低人一等。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一句话就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并不是“低一层次”的教育,而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但多年来,社会普遍认为,上职校是被普通教育淘汰后的“不得已而为之”。

  实际上,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具备每年培养数以千万计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需要一线操作技术技能人才、转化成果行业应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高端研究型人才。前文提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指出,要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2019年,高职院校达成百万扩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生源从何而来?如果对职业教育的成见无法消除,认为进入职业院校就是混混日子,是被“放弃”、被“落下”,虚位以待的高端技术人才岗位,要谁来胜任?

  “建议留学生回国入学高职高专”,是对委员声音的片面解读,但职业教育遭如此嫌弃,也应引起相关部门、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反思。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渠道应畅通……要扭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还需长久努力。其实,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也是人才,无论是上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每个人都应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