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在广东中山经营了8年之久的万有引力书店,宣布将于4月底结业。一封来自其副经理的“告别信”,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句“阅读不死”,几成讨论的主题。
而就在上周,当上海知名民营书店品牌季风书园宣布,其设在华师大闵行校区的分店即将关门时,比之过往与季风其他分店告别时的留恋与悲情交织,不少上海市民此番理性了很多。尤其当大家得知,在师大店经营期间,华师大校方一直予其以免租金的优惠;师大店无论在选址上,还是经营策略上,都存在着一些导致其注定很难活得很久远的硬伤。
也许,季风师大店的际遇,并不足以力驳“租金乃书店不可承受之重”。“不付场租,师大店还是开不下去”,这句判断本身也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它遮蔽了太多书店在当下时刻的经营之难。但眼见着越来越多书店在中国大城市里活得够呛,这真是市场这只“无形手”,在为我们淘汰所有经营不善、生存方式未跟上时代变化节奏的书店吗?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曾有位学者跟我说起他的担心。“不去书店的人,恐怕连网上书店也不会去,更不会去买电子书看。”换言之,他认为,比之书店的式微,更应该被担心的,是阅读的式微,是求知欲、求智欲的式微。此乃担心之一。“当买书变得越来越容易后,未必直接意味着人们看书、思考时间的增加。”据他观察,知识获取的空前便捷对注意力的专注度形成莫大挑战。面对“资讯爆炸”,在惊觉时间不够用之前,人们有无形成自己独到的思考和选择能力,显得愈发重要。否则,很难不被信息的洪流淹没。此乃担心之二。再则,当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挖掘了人们的碎片时间,“浅阅读”似乎迎来了空前繁荣。这对于“深阅读”而言,对于“深度思考”而言,会不会是一场莫大的灾难?此乃担心之三。或许这位学者有点“想得太多”,但确实是时候来思考一下:当我们在谈论“书店之死”时,究竟在讨论什么?
如果我们讨论的只是“书店的生计”,那就是一个书店该如何练好内功的问题。市场环境不好,但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来说,因势利导、适者生存不是天经地义的么?如果比之市场环境的变化之快,书店本身的经营变革慢了,这就构不成要“拯救书店”的充分理由。而只能说,是如今的书店经理人越来越不好当了。
而如果我们讨论的是 “阅读的命运”,那还真是一个比前者更严肃一些的问题。有人发现,如今“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也包括互联网,都在日益成为‘深思’之敌。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时,几乎很难避免它对专注思考的干扰和破坏”。诚然,因为新媒体平台,我们前所未有地免费得到了空前繁荣且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链接到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入口越来越多,但问题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当碎片化的“浅阅读”不可避免地需要你喂给它足够的时间,你能留出多少时间与那些你未曾知晓的书相遇、参加由阅读延伸出来的各种文化交往活动?又能倾注多少心力,从事深入而独立的思考和选择呢?如果说,“浅阅读”的优势在于以最明快便利的方式与信息对接,但真要阅有所获,依然有赖于人的分析力、判断力、思辨力、想象力。而这,恰恰是再先进的阅读工具都给不了我们的。
北大教授汪丁丁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基于自己的微信体验,他认为“微信的功能在于让每一个人关于越来越多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少”,而他自己颇为在意的是,“如果阅读与未来想象完全无关,你读的是什么?”大概正是因为在意“未来”、在意那些“关于未来的想象”,总有些人希望“阅读不死”吧。而阅读会不会死,恰恰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