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云南丽江古城木府附近有一座牌坊,行云流水般写着四个大字——“天雨流芳”,用纳西族语解释,就是“去读书吧”。在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借用纳西族饱含禅意与智慧的话语道一声:天雨流芳,去读书吧!
纳西族人口只有30多万,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经书、绘画、医术等;新中国成立后,纳西子弟升入大学的比率历年都居56个民族前列,纳西族学者活跃在国内外著名大学。这些,应与纳西族人崇尚文化、“天雨流芳”的神圣使命感有关。
这些年,去云南丽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天雨流芳”的牌匾逐渐传播开来,感染激励着各民族。这是对纳西族的尊重,更是反躬自省:在经济腾飞和互联网浪潮下,很多中国人忙于填充“钱包”丢掉了“书包”;沉迷碎片化的“浅阅读”,放下了纸墨飘香的古籍经典。
21日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每天上网则有50.78分钟。在广袤的农村,朗朗读书声正在被麻将声、黑网吧、六合彩和算命占卜的喧嚣吞噬,农村精神文化荒漠化现象愈演愈烈。
黑暗之中总有星火点点。在人们对阅读衰败、精神荒芜一片嗟叹焦虑之时,也有一些人在默默行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试水24小时营业,引来线上线下热捧,北京万圣书园、南京先锋书店、武汉文华书城等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在乡村,“耕读书屋”“家庭图书室”“立人乡村图书馆”等一批公益图书馆不遗余力推广乡村阅读;而政府巨资兴建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也尽可能让图书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是从智者那里获取精神的营养,“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也是一个人的修行,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更是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忙碌的人们,请缓一缓疾行的脚步,时不时地拿起书本,并对身边的人说一句:“天雨流芳,去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