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杨雪梅:儿童阅读是国家阅读的起点
//www.workercn.cn2014-04-23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更多

  今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日子,这也让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更有了些回归经典的意味。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这个日子作为“世界读书日”,一是为向滋养了人类心灵的文学大家致敬,同时也希望读者通过阅读那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经典,能享受到最简洁却又最难忘的快乐。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的4.39本增加0.3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的2.35本增加了0.13本。而2012年以色列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是62本,俄罗斯超过20本,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国民整体读书氛围确实有些差距。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我国未成年人读书量增大。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的5.49本提高了1.48本。其中,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9—13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8.26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5.25本,均远远高于成年人。

  欣喜是因为,少年儿童阅读是整个国家阅读的起点。科学家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前还没有建立起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籍的依赖,他今后恐怕也不可能再喜欢上阅读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倡导了全民阅读,那要培育书香社会、推动国民阅读,首先就应从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发力。

  我注意到,世界各国这些年都策划了一系列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计划。

  在英国有一个“阅读起跑线”计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该计划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早期阅读中受益并享受阅读的乐趣为基本原则,旨在培养孩子们对于阅读的终身爱好。目前已经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波兰、南非、印度等多国参加了该计划。阅读起跑线免费为每个儿童提供价值60英镑的图书和资料,根据儿童成长的实际需要,分年龄段以不同的方式分发。

  亲子阅读也越来越受重视。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假设父母双方都读书,全国人口中爱读书的比率会上升到50%以上,假设只有一方爱读书,总人口爱读书的比例只有25%,假设双方都不喜欢读书,全民的阅读比率大约只有9%。因此德国提倡父母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认为这是最不复杂也最合算的对未来的投资。2008年德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有10岁以下孩子的家庭并不经常给孩子读书,消息披露后,引发了舆论界深深的担忧,政府立刻开启了一个阅读启航的全国计划。计划规定,当孩子还不满一岁、去儿科医生那里做第六次定期检查时,儿科医生必须向孩子的父母免费发送阅读书包。已经连续两年,德国有将近50万名一岁的幼儿成为这一计划的受益者。

  儿童阅读在美国也被提到非常高的位置。克林顿时期,就掀起了名为“美国阅读挑战”的教育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儿童阅读。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法案,保证每一个孩子在三年级时可以进行熟练阅读。如今这项计划已经执行了许多年,阅读成为与数学、写作一样重要的考核项目。

  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全民阅读工程建设中,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似乎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不过,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我国图书出版市场中占据了很大份额的少儿类图书一直存在着质量低劣、原创匮乏的弊病,热心于为少年儿童原创撰写的作家越来越少,少年儿童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经常得不到满足,他们可挑选的国产精神食粮并不丰富。

  今天阅读的方式,虽然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人们对于阅读的渴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人类社会时时刻刻需要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未产生以前即如此,将来亦如此。学会阅读,是一个孩子的生命中发生过的最重要的事之一,通过阅读,书中的词句可以化为图像,大大丰富未成年人非常有局限的生活,令他们得以冲破时空的限制,自由自在地畅游于书本中的世界。

  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职责,我们有责任为他们营造一个书香四溢的世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