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月初,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4年爱明诺夫奖的证书,奖励他过去15年运用XB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施一公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年设立35年以来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很多国人或许不知道这个奖项,它相当于晶体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我们感到惊讶的同时,会有些纳闷,为什么有些中国人似乎悄无声息毫无征兆地就获得了国际大奖,突然就亮相国际舞台,瞬间就登上世界闻名的杂志周刊封面,全球瞩目。
其实,这里面并无秘密可言,国外权威的评选,依靠的就是你的世界影响力,你在某一个领域所付出的执着努力。我们就拿《时代》周刊为例,这家创立于1923年的老牌杂志,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其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登上它的封面可以说相当困难。
可最近两年,在体育界先后有华裔球星林书豪和中国网球一姐李娜亮相封面,就在最近,李娜还入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百大人物候选,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运动员,在2011年法网赢得冠军取得亚洲网球历史突破的时候,《时代》没有被她一时的荣耀所征服,反倒是在李娜经历挫折再崛起后终垂青于她。这说明什么?
说明《时代》的刻度尺,既不丈量财富,也不只是丈量成绩,而是着眼于看似宽泛,而又实际存在的影响世界的力量。很少有人能对《时代》的抬爱无动于衷,哪怕是达官显贵,哪怕是清流高士,遑论你我平凡的人。但且慢,别自命平凡,你拥有一份坚持,一份努力,不轻言放弃,没准儿哪天你也可能一鸣惊人,撼天动地。
李娜、林书豪等的成功,当然,骄人的运动成绩不可忽略,而成绩以外引领他们成功的精髓,更能让我思考。比如李娜,她已经成为一个极具穿透力的文化符号,她硬骨头、热性情、真实得可怕,诠释“独自上场”的坚韧,演绎一个人的史诗。有人指责她有“反骨”,有人咒骂她是“泼妇”,还有人诽谤她“崇洋媚外”,所有的非议并不意外,因为她刺痛了别人的虚伪。当虚伪者失去虚伪,而我们作为看客在嘲笑“皇帝的新衣”时,李娜的精神特质早已超脱网球这项运动。她带动的是一个大国民族情感的理性升温,更让人们通过“李娜现象”来引发个体奋斗的热议,从这个角度讲,李娜能引起《时代》的注意,就在于她的丰富和独特,在于她完全改变了外界对于传统中国运动员呆板机械的印象。在于她扭转了不友好的西方媒体习惯将中国运动员形容为“金牌机器”的固有语言模式。有血有肉,有气概有故事,李娜的率真和耿直,让当下国人有种缺什么补什么的感觉。
再来说NBA华裔球星林书豪,他能登上《时代》,源自他付出的汗水,来自家庭的宽容和开明,最重要的,对,他有梦想。他自己就说过,“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而这种精神品质,更令许多非华裔对其疯狂追捧。因为从他身上闪现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可能性,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李娜、林书豪能登上《时代》催我们猛醒,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快乐地成长,如何能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取得一席之地,怎么培养更多影响世界的中国人,难道不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大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