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施 平:“舌尖”的美好在舌尖之外
//www.workercn.cn2014-04-28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舌尖”再热。央视精心打造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归来,首集即创下1500万人次的收视纪录。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现象,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对“舌尖”的解读,然而更普遍的反馈是,本以为会在舌尖感受的味道却流到了心里,泪水比口水先一步滋生。

  因此,对《舌尖2》的评价出现了分歧,不乏有人吐槽:美食镜头太少,被故事抢镜了。的确与人人能够接受的美味相比,留守儿童与剪不断的乡愁等现实问题有点沉重,那些被娱乐节目惯坏了的看客,习惯了只要享受,不要难受。比如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理解,有人读出的是先哲倡导不因食物精细而暴饮暴食,有人却读成吃得越精细越好。只图满足感官的庸俗化解读,使一道道根植于乡土的美食,被搜刮到名为市场开发的工业流水线上去。而当乡味远离水土,往往变味走样,毁掉人们记忆中对原生态的遐想。

  舌尖的美好,其实在舌尖之外。《舌尖2》为什么没有把镜头聚焦在大饭店里的精细美食,而不辞跋山涉水去寻找平民桌上普通一餐?正是因为中国人的舌尖滋味与人生百味,早就烩作一锅。不识人间滋味,何谈佳肴美味?在《舌尖2》中,哥哥冒险攀树几十米为弟弟摘来蜂蜜;为了女儿的期待,父亲用五年去学习钓跳跳鱼;为了孙女,老两口花一天垒灶摊饼……如果把这些交给工业化生产,也许不用5年,就能把蜂蜜掏空、把跳跳鱼捕光,让真空包装的煎饼果子出现在超市架上。在食物中凝聚的情感,才是打动人心的实质。你看,就算是不怎么讲故事的美食节目,也要通过掌勺人精心烹制的镜头,才能吊住观众的胃口。请想一想,如果拍的是一条食品加工流水线,能让人产生食欲吗?

  “舌尖”的成功,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由于人口的高度流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不稳定与缺乏归属感。在乡土中国与现代社会之间,人们通过味觉找到了与文化根源相连的一条纽带,梦牵魂萦的家乡味道承载的是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故乡与家的味道,说它是传统价值观也好,是身体的记忆也罢,感触的是舌尖,拨动的是心弦。在这一层意义上,“舌尖”热、汉字热、怀旧热、家训热……其实都是中国人在文化寻根、情感寻根的表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失落的,那种可以让我们心向往之、坚信不疑的东西。

  舌尖关系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孔子曾说,“割不正不食”、“克己复礼”。只追求色香味,就会忽略掉舌尖中国的文化血脉,而没有文化、情感内涵的食品工业,势必只剩下营利取向,如此造成的后果,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食物生产的迅速工业化,解决了口腹的温饱,却忽略了精神的富足。当我们把劳动者当作劳动力,割麦者、养蜂者、捕鱼者们渐渐被抹去个性,成为待价而沽的农民工,投入到机器化生产去。直到现在,或多或少受到了“舌尖”的提醒,我们才恍然大悟,原生态模式中人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这种低估如果得不到纠正,还将继续被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侵蚀,把愈加脆弱的生态破坏殆尽。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丽的,镜头拉近了现实中正与我们渐行渐远的乡土中国。让有些人不适的那种淡淡哀愁,正是因为我们知道无法挽留。能不能在过去的这段记忆消失之前,在新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留住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丽中国,仍有待我们细细品味、反复思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