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庆黄金周期间,一则“中国老人在京都碰瓷索赔10万日元”的传闻引发热议。5日,某卫视驻日记者发布“独家”报道称网络传闻属实,引得网友指责该老人“丢脸丢到国外”。然而,这起风波在6日出现反转——涉事老人家属及导游证实当事人确实被撞伤,京都方面则承认之前的通告失实,并向当事人致歉。
回顾这起乌龙事件始末,相关媒体在“抢新闻”中的不专业表现值得反思。其实刚开始有很多人对传闻真实性将信将疑,但媒体发布的“独家核实”报道,让公众放松了对传闻真伪的警惕,并以此为基础发表了批评意见。如今虽然真相大白,但舆论对涉事老人的伤害已不可逆转。
如今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难免会有一些真假难辨的声音。出现争议性事件之后,媒体尤其知名媒体扮演的角色很关键——公众往往希望媒体能发挥专业优势,用权威消息告诉大家哪些消息是真的、哪些传闻是假的。在这个时候,如果媒体草率地发布信息,不仅容易损伤自身的公信力,还会造成“舆论次生灾害”。
如果媒体能够秉持客观、中立的原则,认真扎实地采访核心当事人,其实不难发现网络传闻的疑点和不实之处。遗憾的是,相关媒体受到刻板成见的影响,把“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传闻当成了“中国游客素质差”的新证据。所以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媒体报道此事时,还罗列了中国人在其他地区的不文明行为。
事实上,境外涉及中国的舆论是很复杂的,有些个人和媒体看待中国的视角并不客观,甚至不排除有一些势力故意“黑”中国。这不是什么阴谋论,因为舆论领域的较量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自己的媒体放弃独立思考,跟着国外的舆论“起哄”,加入到“抹黑”中国形象的舆论合唱,最终很可能会被利用。
有必要说明的是,检讨媒体在“中国老人在京都碰瓷”风波中的表现,并不是说媒体要对那些涉及中国的负面新闻视而不见。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媒体应该发挥专业优势,客观报道事件真相:如果确实有问题,那就通过报道来促进中国人反思和改进;如果传闻不实,那就以正视听,防止不实传闻损害中国人的形象。
当然,该反思的不仅有媒体,还有普通公众。从此前的“淮南女大学生自称扶老人被讹”,到这次的“中国老人在京都碰瓷”,有不少人都掉进了反转新闻的陷阱。因为以前出现过的某些个案,有些人对“老人变坏”“社会道德滑坡”等论调深信不疑,这也是不实传闻被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既然“中国老人在京都碰瓷”风波已经真相大白,希望所有转发过不实传闻的人,也能转一转辟谣信息。
中国经济时报:文化空洞里的反思 2009-03-27 |
中国经济时报:文化空洞里的反思 2009-03-27 |
张 铁:如何看待人们的怒气 2010-08-26 |
张 铁:如何看待人们的怒气 2010-08-26 |
许 薇:“失足但伟大”悖论背后的制度成因 2011-01-06 |
“重新发现老人”仍然需要善意 2013-11-26 |
潘 茜:别让“让座”成为索赔的理由 2013-12-13 |
国际随笔:自民党也“为票发愁”? 2014-01-21 |
自民党也“为票发愁”? 2014-01-21 |
李劭强:别沉浸于“不听劝阻被诬陷”的细节 2015-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