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唐天奕:给退役运动员更多关注
//www.workercn.cn2015-10-2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读到几篇关于退役运动员的报道,感慨很多。比如已经35岁的前北京国安队球员高雷雷,在退役4年半之后再度漂洋过海,前往西乙联赛踢球。又如奥运冠军占旭刚,这位曾经的举重好手如今在浙江三门挂职副县长,上任不足百天就跑遍整个县。前者重返竞技场,勇气值得称道;后者挑战新领域,敬业态度也应该点赞。

  和他们精彩的新征程相比,前女篮国手陈鹭芸的故事则让人心酸。陈鹭芸曾作为球员和苗立杰、陈楠等名将一起为中国女篮勇夺亚锦赛冠军,也曾作为教练带领中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在新加坡青奥会中登顶最高领奖台;然而不少人第一次听到陈鹭芸这个名字,却是在最近关于她患癌的报道里。如果不是中国男篮主帅宫鲁鸣站出来呼吁大家不要忘记这位“为国家做过贡献的篮球女兵”,估计仍然没有几个人知道陈鹭芸已与病魔抗争3年。她的隐忍坚强令人唏嘘,而“花光积蓄”“去医院看病连车也不敢打”等字眼那么扎眼。

  运动员总要离开赛场,开启新生活。退役后,有人从事老本行,比如乒乓球“双子星”刘国梁和孔令辉继续在国家乒乓球队搭档执教;有人成功转型,像“跳水王子”田亮投身娱乐圈;更不用说李娜、姚明等巨星,退役后受关注度依旧不减……但像他们这样退役后仍能够生活在“聚光灯”下的运动员毕竟是少数,多数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生活也与普通人并无两样,甚至不乏疾病缠身、生活困顿的例子。举重冠军浴室搓澡、体操名将街头卖艺、女足国脚摆地摊、职业篮球运动员当保安……类似的新闻,隔三差五就能见诸报端。而今陈鹭芸的遭遇,又让人们重新关注退役运动员生存状况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

  运动员是个特殊的职业,从小习练的基本功在多数情况下并不能转化成退役之后的一技之长,而为此付出的时间又耽误了文化学习和其他技能的培养。周期长、投入大、易受伤、误学习、成名难……本来就有诸多理由让家长不愿自己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而不时见报的退役运动员生活惨状,更在无形中加深了家长的忧虑。长此以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也会受到影响。运动员是中国竞技体育的基石,那些默默无闻、带着一身伤病的普通退役运动员值得更多关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