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南 平:“兴邦”是对遇难同胞最好的告慰
//www.workercn.cn2015-12-14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我市举行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公祭仪式上,由78名中学生朗诵的《和平宣言》,再次深深打动了人们,尤其是结尾那句“永志不忘”,同学们饱含深情、铿锵有力地重复了3次。这四个字,一字千钧、声声激越,既是青年一代的庄严誓言,也是南京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

  作为一个中国人,12·13不该忘、不能忘也不会忘。因为这一天是南京城最黑暗的一天,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日。我赞同有位嘉宾在现场直播中的点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所进行的恐怖杀戮,南京作为战时国都为中华民族承受了这场空前浩劫。”这不是一城一地的孤立惨剧,也不是一时一处的偶发暴行,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伤痛和苦难。我们年复一年地重温历史、缅怀同胞,就是要唤起并强化13亿中华儿女对共同历史的集体记忆,在缅怀中凝聚力量、开创未来。

  人们常说:“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而在历史实践中,人们却经常发现,“多难”未必能够“兴邦”。能否逆境崛起、创造辉煌,关键在于立足当下、把握今天,真正从苦难中汲取教益并且化为兴邦的动力和行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兴邦之路却走得漫长而曲折,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民族还未觉醒和行动起来。就像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20年访华后所发表的观感,彼时的中国人大多对于国家的现状、民族的命运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就像等待苏打水的泡沫会自行消失一样,等待着中国现状中的弊端自行消失……”今天的时代背景当然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历史仍然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面对历史时的这份谦卑与警醒、惕厉与奋发必不可少。只有人人知荣辱、明责任、有担当、肯奉献,“多难兴邦”才具有最为坚实稳固的根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的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远离战争、和平繁荣的时代,人人得以追求人生出彩、家庭幸福。而在更为深广的层面上,这也是一个圆梦中华的伟大时代,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昨天在公祭仪式上所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回望和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从“永志不忘”走向“多难兴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对死难者和革命先烈、民族英雄的最好告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