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姚勤毅:老马加盟中国男篮, 你觉得行吗?
//www.workercn.cn2015-12-1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马布里千盼万盼,日前总算拿到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用他的话说,“这里更有家的感觉了。”但人们议论最多的,不是老马从此有了什么新权利或义务,而是有关“归化”的老话题。

  马布里是CBA乃至中国体育历史上首个获得“中国绿卡”的现役外援。按照我国法律,外国人加入中国籍须满足三条看似简单的标准(中国人的近亲属;定居在中国的;有其他正当理由),但实则难得离谱。尤其是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拥有“中国绿卡”。而中国从2004年对外籍人士实行“永久居留证”制度开始,年均发卡量仅200多张。看看美国动辄数万的绿卡年发卡量,“中国绿卡”的入手难度可见一斑。

  马布里亲口说过:如果可能,愿意放弃国籍,加入中国队。也就是说,只要国家队拍板,老马又不反悔,这事儿也许真就成了。但问题是,中国体育和千千万万国人,是否过得了心里那道坎儿呢?

  当年恒大外援穆里奇就表达过归化的意愿,可八字还没一撇,反对声就此起彼伏,“宁愿全是中国球员不出线,也不要靠归化球员出线”“归化就是避开体育规律而走捷径,只会让国字号越走越远”……反对者的心情可以理解,男篮国家队有个黑人,就算他姓马,想想还是有点不和谐。

  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尝试未尝不可,且有一定存在的必要。不过有个前提——有“理”有“节”。“理”是知道个中道理,眼光远一些,眼界宽一些;“节”是知道界限在哪里,清楚做到哪一步恰到好处,不过头。

  归化球员的确能为球队带来更好的成绩。如足球,法国夺得欧洲杯的绝杀功臣特雷泽盖,阿根廷人;意大利夺得世界杯的主力卡莫拉内西,阿根廷人;德国足球的主力前锋波多尔斯基,波兰人。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归化球员,在尝到甜头后,全面放开了政策。

  归化并不可怕,拥抱归化,不是甘于承认自个不行。但个中的把握程度,是一门艺术和技术。比如什么项目可以考虑有“归化”。像目前我国运动水平还比较落后、却广泛被老百姓关注的一些项目,亟需依靠成绩带动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是不是合适引入“归化”呢?像田径等完全由个人主导的项目,依笔者的观点就不太适合出现归化运动员,因其个人对项目的发展几乎无法起到任何积极的带动和推广作用。又比如,一支球队到底该用几名归化球员,用在什么位置,归化球员需要拥有怎样一个特质……这方面,马布里是最好的例子,谁都知道,老马让北京男篮变得更好,也让其他队员更长进。

  一个归化选手能盘活一支球队,能带动项目的整体发展,何乐而不为?但管理层必须清楚,绝不能因为归化球员而捡芝麻丢西瓜,就像中国足球的生长离不开中国这个环境。体育环境不改善,青训地基不打牢,归化可能带来的好成绩,就将真的成为一股反作用力。只要把握得住这点,我们的确没要必要让诸如国足这样的国字号一直背着骂名烂下去。

  至于国人对于归化的心结,笔者并不担心。恒大在世俱杯依靠5位外援取得佳绩,让全国上下为之沸腾。恒大辐射出的社会效应有目共睹,给出的信号也相当明显——人们需要胜利带来的自信。中国体坛从来没有因为运动员有洋基因而将其拒之门外。像中国男排国家队的丁慧,其父是南非人;代表中国首次正式亮相奥运马术三项的华天,其母是苏格兰人。相信只要明白了个中的“理“和“节”,这点胸怀,智慧的中国人一定是有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