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星球大战》: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司空
//www.workercn.cn2016-01-2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些天,《寻龙诀》《老炮儿》等国产票房新宠还未下火线,来自大洋彼岸的老牌猎手《星球大战7》便已横刀杀入,在“战事激烈”的贺岁档掀起新的波澜。

  其实,就单片质量而言,《星球大战》无论在情节设置、特技水准还是价值内核上,都与近年的《阿凡达》《星际穿越》等现象级科幻大片不在一个档次。古老的英雄传说、飞船空战和正邪相争的主题,不仅自我复制新意阙如,相较于当代哲思深邃的科幻前沿,更像是一尊不合时宜的老古董。

  只是,如此“老古董”,却引发了一场全球票房的大海啸。新年刚过两周,《星球大战7》的累积票房便超越17亿美元,一跃影史票房的三甲之列。尽管在中国,观众的热情不及海外,本土片也似乎占尽地利,但综观全球,笑到最后的仍是这位“名门之后”。如此山呼海啸般的成功背后,究竟有何门道?

  事实上,新版《星球大战》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它身后还有整个产业链布局“联袂出演”。

  众所周知,若就系列影片的整体票房而言,院线殿堂的王座应属《哈利·波特》《指环王》等脍炙人口的长篇系列。这些票房界的“名门望族”,打从“口衔宝玉出娘胎”,往往就规划好一生的蓝图。一面是在策划阶段周密筹谋“放长线”,一面则在产业链上全面设局“钓大鱼”——电影周边、图书出版、策划宣传、二次元改编等齐头并进,攻城略地,圈粉无数。在对“民心向背”异常敏感的电影场,振臂一呼的孤胆英雄,往往难敌根深蒂固的产业军团。

  换句话说,比战术更重要的,是战略。

  作为大规模“军团战”的始作俑者,“星球大战”系列自1977年问世以来,数十年间,已在动漫、游戏、小说、迷你剧等众多领域开疆拓土,建立起体量庞大的亚文化帝国。“群众基础”如此深厚,即便新作差强人意,也足以依靠产业链整体效应防风险、稳增长。反观国内业界,却总是充斥着背水一战、英雄迟暮的悲壮挽歌,要么便是一战成名、鸡犬升天。市场毕竟不是赌场,收复失地也不能全凭“猜猜猜”,如何化口碑为品牌,融票房于规划,不仅关乎“票子”,更与国产片的“面子”直接绑定,沉浮与共。

  显而易见,当下的中国电影,还缺乏一个响当当的系列,更遑论相关产业链和粉丝圈的拓展。而作为艺术品兼商品,电影既可以艺术论高低,更须比拼整体工业实力。单枪匹马冲向世界固然可敬,但培养出技术更精良、后盾更坚实、规模更宏大的“集团军”则势在必行——毕竟,有了产业链作为依托,良心之作的生产才不致沦为一次次的冒险,也才有更大把握决胜“千里之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