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理性对待没落的西关大屋
张全林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广州文化蓝皮书”透露,西关大屋鼎盛时期有八百多间,但由于大肆拆建破坏,而剩一百多间,有保留价值只剩10间左右,真系相当可惜。(2月18日《信息时报》)

  西关大屋,是广州西关(荔湾)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除了是岭南建筑的精品外,西关大屋也是该地区近代历史的承载体,透射着区域传统文化的光泽。

  西关大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并不是因为大屋本身,而是大屋多属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虽然内涵丰富,但终究要老去。近些年,西关历经地铁建设、旧城改造等项目,更多西关大屋遂被毁于拆迁的钩机之下。

  无论如何保护,古建筑只能是越来越少。中华自古以来,历代对先贤都有敬仰之风,对其故居墓葬,善加维修保护,以供后人缅怀受教,但真正遗存到今的能有几处?再者,如都遗存下来,活人哪还有立足之地。先贤们若天堂有知,怕也是不高兴的。这不能责怪后人忘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待故居遗址之类,笔者认为在依法行事的前提下,要秉持理性态度,不能过度“怀旧”。过去的当过去,灭失的当灭失,把圣贤神脉留心中就行了。怀念一位贤达,弘扬某种精神,大可不必局限于坟墓、故居的心结上,非要对着牌位一日三叩拜,实际上也做不到。在历史长河之中,该逝去的不可能留得住。即便留得一时,亦无法留之久远。实际一点,理性一点,啥都有了。

  古旧建筑保护只能修旧如旧,不允许大拆大建。作为文化遗存的名人故居,如何开发利用,要从实际出发,应该有一个通盘考虑。比如按故居的地域分布,按片建馆,移“居”入馆,保留其人文精神之脉,供后人瞻仰缅怀,这样就做到了节约资源与纪念先贤兼而顾之,何乐而不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