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自媒体丰富了人们表达的机会和方式,在自媒体上吐槽也是自媒体表达的一种形态。问题是,当自媒体表达痴迷于话题狂欢,自媒体舆论沦为炒作道具,自媒体站队割裂了群体立场时,自媒体狂欢中的浮躁与迷失也就随之浮出水面,需要格外警惕。
春节前后,一条题为《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的帖文成为网络热点,江西省无辜“躺着中枪”。网络部门近日查实,该帖文所述从头到尾都是虚假内容。自称“上海女孩”的发帖者不是上海人,是某省一名已为人妇的母亲,她春节前压根没去过江西;其后发帖回应的“江西男友”,只是该话题的“碰瓷者”,与发帖者素不相识。
初看“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的帖子,就觉得其真实性需要怀疑。一方面,帖子本身充满着撩动公众情绪、加剧群体对立的标签,一个心态平和、观察全面的表达者,或者一个不懂传播规律,不另有企图的表达者,都不会有这样的刻意表述。另一方面,帖子的内容缺少基本的细节真实,那些原本应当支撑事实的要素,都以模糊含混的面目出现,所谓真相根本无法验证。虽然随后有“江西男友”及时回应,但回应的逻辑与“上海女孩”发帖的逻辑一样如出一辙——不是为了澄清事实或表达看法,而是以深层存在的社会问题为基础,有意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旨在制造舆论的混乱和对立。
本来,漏洞百出、目的不纯的帖子,不该成为传播的重点,但遗憾的是,不少媒体在参与报道此“新闻”时,更多地以外部围观的姿态进行审视,把帖子的内容当成确实存在的事实,并以此为据发表巩固原有立场的观点。虽然,媒体由此“新闻”所谈论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也是那个帖文能够引起公众关注的根本原因,但是,媒体的报道毕竟不是网友的自由发言,在进行任何严肃讨论之前,媒体都必须保证事实的真实、准确。如果放弃了对事实真相的追问、调查和还原,媒体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职责。
当然,对于自媒体的使用者来说,有些人原本可能就不在乎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在自媒体的表达中,有人需要的是狂欢的话题和吐槽的机会,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报道,还是网络上的发言,人们有时在意的不是事实的真假,而是它能否成为一次话题狂欢的对象和由头——它应该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它应该是刺激性的,人们可以通过站队表达自己的偏执;它也应该是沉重的,话题背后的社会问题让人不得不正视,并产生共鸣。于是,在举重若轻或举轻若重的发泄、调侃、嘲讽中,一个全民吐槽的话题出现了。
这种话题的狂欢,在自媒体表达中越来越普遍。一些人喜欢用一些流于表层、标签化、碎片化的东西表达自我,好像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与自媒体的媒介属性有关。自媒体本来就不大适合表达深度的东西,自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社交媒体,当人们把自媒体当成表现自我、满足表达权的载体时,那些缺少深度话题表述能力和机会的人,就可能把表达当成表演,把吐槽当成表达。结果就是现在看到的,不少自媒体陷入狂欢的痴迷之中不能自拔。
自媒体丰富了人们表达的机会和方式,在自媒体上吐槽也是自媒体表达的一种形态。问题是,当自媒体表达痴迷于话题狂欢,自媒体舆论沦为炒作道具,自媒体站队割裂了群体立场时,自媒体狂欢中的浮躁与迷失也就随之浮出水面,需要格外警惕。
所谓浮躁,是对表达权的滥用,以缺少深度的吐槽代替严肃的公共话题讨论;所谓迷失,是对议题的模糊,那些真正的议题被忽视或回避,一些无聊的话题成为自媒体热衷的焦点。诚然,自媒体话题狂欢并不必然带来舆论生态的恶化,但必须警惕的是,陷入自媒体狂欢中的公众,其身上的浮躁和迷失必然延续到现实生活和现实舆论中,对此须予以高度重视和严肃审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