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自助图书馆的来去不能悄然发生
高亚洲
//www.workercn.cn2016-04-08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自助图书馆搬到其他地方了吗?”日前,在广州天河路附近上班的市民突然发现,路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见了。媒体走访发现,广州天河路和天河东路原有的3台自助图书馆确实已不见踪影。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区某政府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将全部撤掉。(4月6日《新快报》)

  从市民的“突然发现”来看,这些曾经引起关注的自助图书馆,应该是悄然消失的。一个看似“有力”的解释是——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所以全部撤掉。

  根据官方更具体的说法——在使用方面效果可能不是太好,有的居民可能会用,不过从总体投入上看实际效率不是太高,借阅量也没有实际数据,因此,合同到期就暂停了。自助图书馆的设立,毕竟不同于一桩简单的生意,它从一开始便赋予了公共服务的功能,而这本身也是能够大大提升一个城市魅力的。这首先就决定了,自助图书馆的去留不能简单地以借阅量来考量。

  当然,这并不是说作为一项公共投入,就无需考量它的效用,毕竟来说,城市的资源投入都是有限的,注重效能本身就是公共服务必须坚守的逻辑。于此来看,当地相关部门由此做出撤掉的决定,倒也并非不可理解。

  不过,另一个值得观察的因素是,效能的低下是到底如何发生的呢?要知道,这些自助图书馆本身是为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而设,为何会发生费力不讨好的事呢?这中间固然可能有城市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的客观因素,但是,值得注意的客观事实是,在这个新生事物出现后,它其实是广受欢迎的,一个可信的数据是,某自助图书馆开通4个月有近千人成功办理读者证,图书借阅量达到5000次。而根据媒体的采访,这些图书馆居然出现了严重冷热不均的现象,一些居民也陈言“自助图书馆应该多考虑进社区,有孩子的家庭还是很需要的”。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自助图书馆本身是有着它独有的价值,而之所以发生利用率低的情况,最可能的原因,乃是布局上的问题。

  而如何布局的问题,显然不是拍脑袋就能拍出来的,必须通过问需于民,才能得到相对合理的答案。由此看来,当地部门在自助图书馆的设立上,虽然带着良善的初衷,但却并没有太多对民意的倾听,正是因为缺乏这关键的一环,进而才会有后来“决策失误”的尴尬局面。

  根据当地官方的说法,撤掉这些图书馆是有征求“需求单位的意见,街道也征求了一些社区居民的意见”,如果说法属实,除了更进一步证明前述的论点——缺乏对民意的倾听外,便也只能说明所谓征求,是缺乏代表性的。要不然,在明眼人都能想到的“有总比没有好”的情形下,如何会有民意表示要撤掉呢?要不然怎么会有市民“突然发现”的消失呢?

  如今,这悄悄的去,正如当初悄悄的来。公共服务不容许任何诗意的想象,给广大市民带来普惠的公共服务,才是最真实的,自助图书馆到底该如何存在?自然可以有多维度的考量,但首先要做到的是,它的来去不能悄然发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