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网红“轻文体”也有借鉴意义
刘巽达
//www.workercn.cn2016-04-28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最高领导人持续关注关心“网信事业”,可见其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新近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笔者认为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重要,二是作为,三是人才——事关七亿网民,岂能不重要?有那么大的市场,岂不大有作为?如何有效作为,不靠人才靠谁?

  于是就自然将思考的触角伸向“人才”的“作为”上。在这方面,“网红”或许具有标本意义。“网红”的产生,不完全是自发,而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的结果。而构成网红的最基本元素和最显著标志,大概在于其“轻文体”的文本特性。

  “轻文体”就是文字范式里的快餐文化,虽然营养价值不是很高,但它取之容易、食之能饱,因此人们乐于接受,也容易流行。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边呼吁远离垃圾食品,一边乐颠颠踏进肯德基、麦当劳的大门,成为它们的拥趸。这个现象具有典型意义:所谓的垃圾食品并不垃圾,它只是相比“更营养”的餐食有所缺憾而已。在“更营养”和“方便、便宜、口感好、时尚感”的对比下,它的综合指数并不低。假如我们一听“垃圾食品”就嗤之以鼻,全然不把它放在眼里,那就低估了其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智者,不为也。

  聪明的方法,就是研究其“流行的秘诀”,看它如何发力、如何蹿红。网络上有一篇题为《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的“红文”,其中列出的“12大招”绝大部分具有思想价值、心理价值和技术价值。比如有一招是“你能输出价值观”,说的就是,哪怕你输出的只是“心灵鸡汤”的层次,但只要对读者有启发,就是流行的基础。对读者心理的揣摩更是妙招所在,比如“标题要能引发好奇”“能表达情感共鸣”“给大家一种不看就有损失的感觉”这样几招,几乎就是“基础写作心理学”了。

  至于技术层面,作者也传授得很具体:“切入点要独到”“选题要紧跟热点”“文风足够有趣”……总而言之,就是“新媒体写作,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这件事与你有关,第二,这件事对你有用。”言简意赅,捧出“真经”。

  我们当然不提倡为了网红而“不顾三观”、一味剑走偏锋的倾向,但是假如只从技术层面提取其中的合理部分,也是不无裨益的。在“如何吸引读者”的视角上,我们确实应该花大力气“补课”,否则我们的传达力、影响力“力不能逮”,等于将网络空间拱手相让于形形色色的网红们。

  “轻文体”的实践意义告诉我们,任何宣传教育,都要搭建起“与你有关”和“对你有用”的桥梁。如果只是单向的耳提面命式的“我说你听”,内容又跟受众非常隔膜,那么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是必然的。同时,还要在写作上“有几把刷子”,不能只擅长“八股文”,还要善用新文体,包括这种“轻文体”。文轻而言重,文轻而意深,应当成为“网络英才”的必备利器,假如在主流媒体(包括纸媒和新媒体)上蛰伏着一大批这样的“英才”,我们的“主动仗”才会打得漂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