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布赫宾德与德累斯顿的“莫扎特保卫战”
许渌洋
//www.workercn.cn2016-05-0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莫扎特音乐在现当代面临着颇为矛盾的困境,一方面钢琴家们抱怨其作品越来越难以演绎,另一方面在大众传媒和音乐普及教育者的鼓吹下,莫扎特却正在沦为“口水歌”式的陈词滥调。尽管国家大剧院2016五月音乐节以“盛赞!巴洛克”为主题,上周日却在一片滔滔不绝的莫扎特音乐声中开幕。

  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继前几年的贝多芬奏鸣曲和协奏曲后,带来了他备受好评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而时隔仅仅半年,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重返大剧院音乐厅。当晚的三首曲目中,《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的行板、《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的终曲总会不时出现在音乐厅以外的地方,它们是所谓社交、场景音乐素材库中的必备曲目,就像莫扎特自己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一样泛滥成灾。

  不过,布赫宾德和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却避免流俗,打响了一场“莫扎特保卫战”。前者以自己弹奏自己指挥的演出方式重现了作曲家时代的舞台景观,后者则以其深邃的历史积淀给予莫扎特一份厚重的风格定位。乐团以往在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中鲜明的德国音乐精神同样被注入莫扎特的音符中,没有甜美、飘逸的媚俗感,而是一派硬朗、高大的普鲁士形象。

  与之相匹配,布赫宾德的演奏不以灵性乐感和唯美的音色见长,但圆熟匀称,极见底蕴。同时,他与乐团罕见的默契度使整个演奏充满着室内乐般的合作精神,某种程度上倒是暗合了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对室内乐的一贯聚焦。

  诚然,作为一位权威的莫扎特专家,布赫宾德并不是那种个性鲜明的风格大师,但没有个性,反而成了他最大的个性。其面面俱到的演绎几乎展现了莫扎特协奏曲中的各宗特性,在“第二十一”中他揭示了乐谱中的歌剧色彩,又在“第二十”中刻画了从音乐色彩到戏剧性的强烈对比,并准确地传达了“第二十七”中莫扎特晚年的沉静气质。而直到布赫宾德返场加演根据轻歌剧《蝙蝠》改编的钢琴小品《维也纳的晚会》时,一股率性洒脱的维也纳气质终于呼之欲出。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此次以小编制乐队示人,在没有“正宗”指挥家率领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非典型亮相,但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浪漫派演奏特点——绵长的弦乐线条、饱满的管乐音色,以及丰富的乐句歌唱性,并在终曲濒临结束时爆发出辉煌的音响色彩。而在莫扎特早已被符号化的今天,布赫宾德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坚定地捍卫着作曲家的经典形象,并告诉今天的听众,真正的莫扎特究竟在哪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