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让实体书店成为新兴文化业态
张东锋
//www.workercn.cn2016-06-21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此前在市场中苦苦挣扎的实体书店如今迎来政策利好。日前,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实体书店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财税和金融扶持,推动实体书店经营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实体书店发展格局。

  从最早的新华书店,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陆续出现的北京“万圣”、上海“季风”、广州“学而优”……曾几何时,书店几乎是每个城市的一道文化景观,逛书店也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过,近年来,实体书店的“衰落”势头一度令人惊叹,如《独立书店,你好》的作者所感慨:“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消失的其实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有统计显示:仅2007年至2009年,我国民营书店就减少了上万家。即便在国外,同一时期传统书店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据美国书商协会统计,其会员在2009年一度从最高时的7000家跌落至1400家左右,直到2013年后才缓慢回升;英国《卫报》称,2005年至2013年,英国的独立书店减少了三分之一。以此对照,万圣、季风、学而优等当年所面临的,并非特定国情下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困境。

  过去,实体书店带给读书人无限乐趣,但站在经营者立场上,检视其生死存亡,就不能只拼情怀。所以,当年面对周围一家又一家悄然消失的书店,即便有文化界人士大声疾呼,也难挽其颓势,毕竟它们要扛得住市场竞争才能生存。就传统实体书店的运营来说,互联网曾被认为是首要的冲击,一方面网络书店的成本优势和频频发起的价格战,把实体书店推向了更艰难的境地;另一方面,电子阅读的出现,重塑了部分人的阅读方式。然而,扎实的行业数据表明,这样的分析有可能是“失焦”的。有出版界人士指出,日益上涨的人员工资和房租才是实体书店的最大负担。就此而论,11部门的《指导意见》从规划、财税和金融等方面进行政策性扶持,倒真触及了实体书店经营的要害。从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这样的“政策情怀”是必须的,惟愿各级地方政府将其落实到位。

  政策“输血”给了实体书店更大空间,但最终生存下来显然还得靠自身的“造血”。2014年,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始试水“24小时书店”模式,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实体书店自身转型的努力,也一度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亮点。但从应对互联网冲击来说,实体书店要生存,根本需要从塑造人们新的阅读方式和体验上发力,特别是那些具有文化创意的、与互联网阅读错开的差异化全新体验。台北诚品书店的“lifestyle”模式之所以在近年为实体书店行业津津乐道,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跳出了传统那种“书店卖书”的简单理念,打造了一种集阅读、文化展览及餐饮休闲于一体的跨生活业态。另外,得益于定期的文化沙龙活动,北京的单向街书店今年也声名远扬,让我们看到实体书店带来的优于网络书店的文化体验。需要指出的是,实体书店的多元化之路不应局限于“书店+咖啡”或“书店+服装”等简单组合,否则,同样会陷入千篇一律的尴尬。

  即便是网络书店,其与实体书店也并不必然冲突,以电子商务起家的美国亚马逊,去年就“逆潮流”在西雅图开了首家实体书店。由是观之,要使实体书店重新焕发生机,最终还是要着眼于“更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求”。但就发展文化产业来看,搭上政策利好的便车,实体书店如能多一些跨业态的创意性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而且还有机会成为城市的新文化景观,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