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产电影在国内屡创票房佳绩,而到了海外,表现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票房不高、口碑不佳,导致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电影进出口逆差。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内地院线上映的海外片票房达169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的38.4%,而同期,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只有27.7亿元。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大片《老炮儿》《港囧》《夏洛特烦恼》,在北美的票房分别为141万美元、130万美元和129万美元。
跨文化交流的困境何在?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是一个重要原因。
区别于经济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文化领域的走出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进而达成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走进对方的心里,传递文化的滋养,既要在“异”中求“同”,在“分”中促“融”,更要在方式方法和渠道平台的搭建上,拓展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共融基础。
以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为例,沿线国家众多、民族各异,1000多个民族仅部族语言就不下200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生活习惯等各种民俗差异交织在一起,都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了挑战。
面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显著文化差异性特征,如果我国在文化传播中不考虑客体情况而唱“独角戏”,效果往往不佳。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指明了文化走出去的方向和方法。
具体而言,如何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落实中央精神,顺利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愿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人无往来而不通,文化的相融首先是人的相融。通过组织举办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实现文化人员往来常态化、便利化,是彼此信任和了解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应在国家层面积极促进国家级文化团体的往来互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共同推动文化艺术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应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鼓励民间团体和企业介入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向民间扎根,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拓展文化交流的广度和厚度。
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交汇,同样非常重要。在社会学家看来,文化大致由六种基本要素构成,即信仰、价值观、规范和法令、符号、技术、语言。任何一个要素的传播阻塞和误解冲突,都有可能造成跨文化传播效果的低效。提取精华,祛除糟粕,积极发挥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特性,促进我国成为“一带一路”多种文化元素的交汇中心,弘扬各种优秀文化精神,也是助推各国各地区增进文化理解和互信的有效手段。
文化要素的自由交汇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文化企业的参与。要在文化产业领域让市场发挥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可以通过促进文化商品交易,发起举办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等展会的形式,汇集和展示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以文化商品交易带动文化产品创作,促进文化人才脱颖而出,进而形成“一带一路”文化产业链条。
最后,还应积极配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挥亚投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基金、文化创新奖项设置等的激励效应,鼓励各国在跨文化传播上发挥各自文化的优势,互相借鉴,扬长避短,不断探索新的跨文化传播方式和路径,形成“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的合力。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畅,才能把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宣介出去,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