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为中华文化喝彩
杨赤
//www.workercn.cn2017-11-27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京剧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比如《满江红》讲的是忠;《钓金龟》讲的是孝,都是有情怀的,传达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我们征服观众,靠的就是这样深邃的内在,这是我们京剧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什么态度?如何繁荣文艺创作……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对这些问题越来越明确,这也正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必须仔细思考和践行的。

  去年10月,我与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们赴英国伦敦演出了京剧经典剧目《将相和》。可以容纳千人的孔雀剧院观众爆满,基本上都是英国本土观众,他们给予我们热烈的掌声。特别让人兴奋和感动的是,观众们并不只是看到表面,不只是对京剧独有的表现形式,比如服装、脸谱、唱腔等感兴趣,他们更喜欢的是这出戏本身。我们在台上每演到一个细节,演到精彩之处,他们都能够感受到,并且喝彩。这说明他们看懂了,通过演出了解了这出戏的内涵,知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是这样的精神品质,进而感受到中国思想文化的伟大。京剧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比如《满江红》讲的是忠;《钓金龟》讲的是孝,都是有情怀的,传达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我们征服观众,靠的就是这样深邃的内在,这是我们京剧人的文化自信。记得当时谢幕时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热情的英国观众,我的心里立刻想到的就是四个字——文化自信。我知道,他们的掌声并不只是因为我们精彩的表演,更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喝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可见,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过时,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传承,这让我们挺起胸膛,充满自信地去传承弘扬传统戏曲艺术。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系列复兴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强有力地推进着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令我们深受鼓舞。不过,有了好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推动落实,这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满温度的雄心壮志为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了奋斗的方向。我想,从自身来说,就是要不断努力促进戏曲的时代发展、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普及。

  近年来,我和剧院的演员们坚持每年为大连市的中小学、大专院校举办数十场京剧知识讲座和普及性演出。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年轻人不喜欢京剧。而事实上,我们每次走进校园,给他们讲戏、表演,请他们模仿,各种互动十分融洽,孩子们兴致勃勃。所以,戏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还需要我们发挥更多的创造力,做更多的工作。

  今年,大连京剧院开始创作、排演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现代京剧,用严谨的艺术态度不断打磨。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发展,舍弃自己的利益,无私奉献。用戏曲艺术把这些共和国的脊梁、英雄立在舞台上,是我们传承发展京剧的思考和探索。京剧不但表现传统,还要与时代紧密结合,任何艺术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文化发展需要长年的积累,需要我们不懈为之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院院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