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怀旧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彭 飞
//www.workercn.cn2018-01-23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以追忆青春为主题的电影《芳华》《无问西东》接续上映,引发热议。“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年华”“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观影者中不少是年轻人,却依然唤起了他们记忆中更年轻的岁月。与此同时,微信朋友圈流行起一波“晒出18岁照片”的风潮,“谁还没年轻过”的霸气评语背后,也隐含着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感慨。

  有人觉得矫情,明明还是年轻人,为何总要追忆过往,叹息匆匆?其实,感慨只是一部分情绪,我们怀念青春,是在岁月中找寻独特的自己,从而在个人成长的历史中发掘当下生活的意义。正所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几乎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

  个人成长的历史,往往为人生提供一面镜子。史学家司马迁曾这样描述《史记》的意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个人成长的历史虽不能与朝代更迭同日而语,但都为我们在时间维度上打开一个比较和反思的空间。“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在时间的流变中,我们不断回到过去,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年轻的资本就在于:不仅能够在成长中明辨是非对错,更有充分的时间修正人生轨迹,拥抱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未来。

  个人成长的历史,也常常是播种和收获“初心”的园地。今天,无论你是早早地功成名就,还是在为明天的生计辛苦奔波,个人成长的历史提醒我们: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比照来时的路,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当然,葆有一份个人成长的“历史感”,并不代表就要沉湎于过去,更不意味着走向世故圆滑,进而丧失敢为人先的担当和勇气。恰恰相反,对个人历史的尊重和敬意,要求我们以审慎克制的智慧为前提,保持更加开放、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胸怀。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年来说,尤为重要。

  怀旧怀出“历史感”,这样的怀旧才值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