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过年就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一个节日。《说文解字》解释“年,谷熟也”,“年”为会意字,本意是指谷物成熟。甲骨文和金文中“年”字均写为“秊”,像一个人背负成熟谷穗的形状。古时粮食作物为一年一熟,因此,人们便把谷物成熟收获的周期称为一年。这个意思保存在后世用语如丰年、年景及年成等词语之中。
在我国古代,“年”曾有几种不同的称呼,《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即夏朝时把年叫作“岁”,商朝叫作“祀”,周朝叫作“年”,而比夏商周更早的唐虞时期则将年叫作“载”。郭璞注说:“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其中关于“年”,《邢昺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也解释说:“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年”字从谷物成熟收获而来,古人最初庆祝新年也是出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祈愿,而后渐成“过年”习俗。所以,年俗本义是古代在谷熟节举行的庆典。
从历史演变而言,学界一般认为,年俗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腊祭”。殷商时期腊尽春来时,人们杀猪宰羊祭祀上天与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免祸免灾。西周初年,在一年一度新旧岁交替之际,即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迎接新年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是为“过年”的雏形。秦始皇统一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初沿用秦历,武帝时期实行“太初历”,将原来以冬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即正式确定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此后一直沿用到清末。现今人们经常把过年与过春节混为一谈,又把元旦与过年分割开来,是因为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推行阳历,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民间百姓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将“元旦”移到阳历1月 1日,阴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这就是在民间“春节”与“过年”混淆的原由。
年俗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主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热闹喜庆,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流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烧炮竹、烧烟花、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展示,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年俗是文化符号,是我国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最集中、最根本的体现,过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现在人们普遍感到年味儿越来越淡,怎么让人们真正体味到浓浓的中国年味,让“中国年”更像“中国的年”?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将年俗文化精神重新激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如家庭可以利用春节阖家团聚的时机,家中长辈对晚辈进行道德礼义教育,如今有很多村寨、家族祠堂都有传统的家风、家训、族规等,有一些家族都会在大年初一的凌晨或早上,召集族里男女老少集体诵读家训、族规,勉励家族成员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工作长进等,这些都是传承家风、家训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让人们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形成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自觉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把过年不仅是简单地当成阖家团聚,亲朋聚会,吃吃喝喝,游戏玩耍的娱乐节日,而是应该传承几千年年俗的优秀传统,丰富其文化意蕴,增强其教育价值,发挥其教化功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幸福美满。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