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团选秀节目《青春有你》第二季走到了尾声。这档成功制造了“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虞书欣wow”等“出圈梗”的节目,被认为是今年上半年最热门的综艺。
109个女孩参加比赛,屏幕前的观众作为“青春制作人”为选手投票助力,最后票数最高的9个组成偶像团体出道。规则并不新鲜,毕竟2018年的现象级综艺《创造101》就与之类似,“pick哪位小姐姐”“C位”等词也是从那时开始全民皆知。
选秀节目年年有,但能产生最大话题性和讨论度的似乎总是女团选秀。开播不久的《创造营2020》热度正在攀升,另一档选手全部是30岁以上女艺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则是未播先火。
女团选秀为什么会火?当我点开《青春有你》,一边吐槽节目后期制作过多、节奏太慢时,一边却也很快沉浸其中。除却节目组的噱头营销、热搜造势,仅从节目本身来说,是好看的。
一群20来岁的女孩子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热热闹闹,叽叽喳喳,肆无忌惮地集体尖叫,说来就来的眼泪狂飙,可谓青春无敌。女孩们外形各异,个性不一,她们是朋友,也是对手,互相鼓励或暗暗较劲,种种小心思全都被镜头捕捉,也是格外动人。
两年前的《创造101》主张“重新定义中国女团”,出现了像王菊这样与传统美女“高瘦白”形象背道而驰的选手。今年的《青春有你》则说:我们不定义女团,也不定义女孩。节目宣称拒绝公式化,拥抱个性,认为舞台上的每个女孩都能散发不同的光芒。
这是一句漂亮的口号。遥想2005年盛况空前的《超级女声》,分获冠亚军的李宇春、周笔畅掀起一阵中性风。但审美、观念的多元化,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时至今日,《青春有你》里不漂亮的爆炸头女孩张钰、不苗条的平头女孩上官喜爱等人依然承受着“质疑”。
在这个造梦舞台,还有一句“多远都可以到达”的标语。要从那么多人里脱颖而出殊非易事,节目一直在凸显当训练生非常辛苦,每天要进行唱跳练习十几个小时,忍受伤病,睡眠严重不足……她们承受着身心的高压,坚信“只要足够努力就真的会被看见”。
我记得有一个女孩,她每次跳舞跳得实在跳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自己的偶像也经历过这一切,于是就又有了动力。“偶像就是让我们想成为和他们一样优秀的人。”她说。
我时常在想,成为偶像,真的是这些女孩的人生梦想吗?她们中也许有一些是在小小年纪就确定了人生目标,也许有一些只是随波逐流,然而,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她们愿意去走这条路,就要准备好面对残酷真相——被淹没进人群,大概率是无功而返。
哪怕就算赢得比赛,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节目中有不少“回锅肉”选手,不停地参加各种节目,有的在小范围内有点名气,但就是难以走入大众视野。毕竟没有容易的成功路啊,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这也像极了人生的常态,差别只是有无镜头记录。
而打造女团,也不一定就是女团选秀节目的本心。《创造101》选出的11人女团“火箭少女”即将结束两年的限定期,正在进入解散倒计时。很多人说她们也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的女团,参加节目时就是她们最火的时候了。节目其实只负责选秀,并不能确保其后续发展。我国的偶像工业尚在起步,与日韩相比差距显著。
为什么还要看女团选秀呢?当然不只是下饭和娱乐。作为一个90后“前浪”,几年前我也对“偶像”“饭圈”持鄙夷态度,几个月前我还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去看李佳琦的直播……对于我们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我们总是容易轻慢。
这是一个超级巨星被消解的时代,看到优质偶像和网红带来的力量,各美其美,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