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医不过二代,自我救赎?
//www.workercn.cn2013-10-28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伤医事件,如广州医生被殴重伤、浙江温岭三位大夫死伤于患者刀下,这使医患冲突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评论称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得出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而希望“子承父业”的仅为6.83%。

    建议:别拿抱怨代替行动

    一些医者经常哀叹,选择这职业是逼上梁山的无奈选择,如果还有选择……说实话,我很反感这种表达。如果这是一个你完全无法接受,充满着黑暗和弊病的职业,为什么不干脆离开这个让你痛不欲生的职业?如果你已经在内心接受和认可这种职业,为什么还要像祥林嫂一样去抱怨这个职业本身?环境本来就是职业组成的一部分。既然你接受了这职业,就应该先接受这种现状。如果你不喜欢和厌恶这样的环境,为什么不亲手去改变它?

    医疗环境的确让人太不满意,暴力袭医案此起彼伏;医院管理还停留在陈旧的模式,把医生当成赚钱的工作;病人越来越对医生的工作吹毛求疵……作为医生,能做的,除了每天抱怨还是抱怨,想等待救世主前来拯救自己的“不幸”吗?一部分人是这样。但另一部分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或者在公立医院悄悄进行抵制和改变。或者是进行“革命”,从公立医院出走,进入市场,建人性化和科学管理的医院或诊所,他们是一群用做事来代替抱怨的人。

    作为一个医生,我也希望从医变得安全,管理规则变得人性化,一切以生命为中心,医生得到社会足够的尊重。但我深深明白,这一切不是天上掉下来,它需要一个个从业者们从自己做起,而不是只停留于可怜巴巴的抱怨。

    截至目前,我已经把两个堂妹送进了医学院。未来,我还打算劝更多的年轻人。只要他们对医学有兴趣,我将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从医从来就不是“惩罚”,恶劣的环境总会慢慢变好,只要人们的学习不停止,社会进步的火车就没有理由停下来,为什么不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职业和生活?抱怨最容易,做事却很困难,所以多数人选择最容易做的事情,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对的。当然你有选择悲观和抱怨的权利,我只是不希望它被伪装成为“主流”声音,误导到那些一片空白的年轻人而已。(吴帅)

    反对:闹夜的孩子多吃奶

    这个比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第一,从自身纵向看具有不可比性。过去,医生的传承主要靠家传,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所谓医药世家就是这个意思。自从国家办了医学院,医生靠家传的现象基本打破。那么,对职业自由选择的度大大拓宽了。一方面,医生不靠家传,而是有了更广泛的来源;反过来,许多父母不是医生的人也会选择学医。所以,研究家传的比例已经与社会现实不搭界,显得幼稚和可笑。

    第二,和其他行业横向比较。我估计,可能干部的子女愿意当干部的很多,其他许多职业都不太乐观。比如,教师子女愿意当教师的,可能不会高于医生。问题最大的是工人和农民,就主观愿望来说,农民的子女愿意当农民的将会趋近于零。此前不是有调查证实,工人的孩子愿意当工人的只有1%吗?这恐怕比“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更可怕,因为从此没有人去种田和做工,我们连基本的衣食都断了来源了。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就目前社会看,医生并不是全社会最差的职业,也不是最需要关注的职业。就工作繁重而言,未必会超过环卫工、农民工;就报酬而言,医生的待遇并不比同样学历、同样工龄的教师、公务员更低,更不要说其他群体了。二是,“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也不会导致社会上医生缺乏,市场会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会有人愿意干,或者有人被迫干了。这里似乎用得上钱钟书的“围城原理”呢。

    我们并不反对社会关注医生,但也要准确评价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动不动就拿“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吓唬老百姓,只是表明医生在社会中有着较大的话语权,属于使用“闹夜的孩子多吃奶”的战术,对此我们只能一笑了之。(殷国安)

    剖析:不是医患矛盾必然产物

    我们强烈谴责暴力袭击医生的恶行,但我们也希望医疗行业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至于说“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这也得辩证地看待,不应视为医患关系对立的必然产物,更不希望成为借此夸大患者“暴行”的注脚。

    医生子女不愿继承父业与医生职业风险并无必然联系,一来世袭医生大幅减少,这本身就是社会的必然。面对巨大的择业空间,他们的子女放弃世袭恰恰是历史的进步,既不像以前那样必需“顶替”,也不用再完全依从父母设计的人生轨迹,有谁可以断言医生的子女就一定还要从医?二来不希望子女从医,未尝不是部分医生不愿子女重蹈覆辙的“自我救赎”。灰色收入猛增的医生家庭,子女未尝不是牺牲品,他们难以忍受医生父母的良心打折,靠病人发财,不选择从医何尝不是他们的一种自我解脱,也是从另一侧面击中了这个行业道德滑坡的软肋。

    医患关系紧张急需改善,尤其要倡导患者善待医生,但这话不应该成为业内人士陷患者于不义的前提。医生职业风险加大,确有医患沟通不力的因素,但一味地指责患者偏激、盲动,却不带头反思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倡导他们善待患者,如此护短,有如愚蠢的家长袒护溺爱不道的子女,非但起不到沟通的目的,相反会让公众加深对这支缺乏反思队伍的反感。而类似“亲情牌”,由于缺乏充足的根据,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嘲笑,以致有不少网友曾发问:如果调查农民子女愿意继承父业率,大概是0%吧!那样,农民们又该怎样的悲伤?莫也如医生一样纷纷改行?

    我们在引导患者尊重医生职业及其诊疗行为的同时,更该多从医生自身找出口,攘外必先安内,先把自己的问题找准说足,多一点自我反省,这才是沟通的最好形式,也是保护医生安全的最强后盾。(周稀银)

    延伸:走出职业围城

    眼下,对职业不满与抵触情绪,俨然成了诸多行业从业者的共同感受。倘若细数,“三百六十行、行行被吐槽”,对自己工作“吐槽”声,似乎已成为“中国最强音”。前些日子,“列车员唱粗口style”的视频走红了网络。视频中,一列车员对着镜头用方言唱着各种粗口,抱怨工作太累、工资太少。他身着铁路部门制服,戴着墨镜,放着《江南style》的曲子,从歌词看来,他对列车员这一工作感到非常苦闷,不仅把自己穿上工作制服比成“披着羊皮的狼”,称“我还要打领带,吊死‘也熊’吧……”。最终,他因言行恶劣被停职。对此言行,该男子自称是喝酒后的情绪发泄。但从中,我们的确能看到现代人对自身工作压力不满的倾诉。

    对于“职业围城”产生的根源,南师大心理学博士陶琳瑾认为,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说白了就是职业倦怠,主要是因为职业预期没有很好实现,加上工作辛苦劳累,所以产生了失落厌倦情绪;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则多是因为人们对某些职业不是很了解,而被外在的光鲜所吸引。年薪15万元,却争考公务员等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网上曾流行过一组“不要再抱怨你的工作了”的图帖,上面是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工作镜头:有的人在狂风暴雨过后踏着摇摇欲坠的梯子,爬上电线杆修理电线;有的人上半个身子钻进下水道,修理堵塞的下水道;有个兽医裹着雨披,大半个身子钻到大象肚子里……看完这组图片,有不少网友感叹:“好好珍惜已经拥有的吧!”“360行,行行都不容易啊!”

    一个从业者,不能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只有多换位思考,跳出自我的小天地,看到其它职业的艰辛,走出“职业围城”,这种消极心态才会慢慢化解掉。譬如,医生不能看到自己从业的辛苦,也不妨看看老师、记者等行业存在的职业焦虑。当然,社会也应理解医生从业高风险的特质,国家更应从医疗体制变革层面,化解矛盾,融洽医患关系。(吴睿鸫)

    三言两语

    ●那是考不取医大。能考上的,哪有不乐于“医”的?中国老话,不熟不做,各行当后代,能在自己圈里打转的,大都尽可能在自己圈里打转。

    ——吴天长

    ●学医妹子一枚,想起大学时候和舍友一起看甄嬛传,甄嬛小主对温太医的一片真情无动于衷,却在甘露寺与果郡王坠入爱河,宿舍一妹子感慨了一句,再牛的医生也比不过官二代啊。

    ——胡新辛

    ●时刻关爱每一位患者,你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尊重和爱戴。

    ——邢果

    ●现在大家大多把眼光集中在病人与医生身上,而忽略了护士在其中的作用,护士每天有70%至80%的时间与病人接触,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医患关系。护士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钟南山

    ●惊最近一周已发生三起恶性伤医事件,这就是中国!要是在美国会如何?听说,美国公立医院急诊室的保安真枪实弹,病人和家属进入急诊室前需严格安检,遇到闹事者,保安不会劝架,退后一步,直接开枪!

    ——章蓉娅

    ●医院里已经开始出现某些科室招不到新医生的问题。继续砍杀医生吧,大家只能越来越觉得就医难。

    ——葛山冷

    ●我以后不当医生了,直接当个演说家,其它东西不讲,就劝大家不要学医,连自己的生命尊严都没了,还谈什么奉献?

    ——梅香雪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