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快言快语-正文
微言大义
//www.workercn.cn2016-02-06来源: 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更多

  观点

  烟民不降反增倒逼立法控烟

  截至目前,我国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并未降至四分之一,仍近三成,吸烟者已达到3.16亿。最近五年中,我国烟民反而增加了1330万。

  年年喊控烟,岁岁控烟难。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已生效多年,但因为至今仍无一部专门的控烟法律,导致控烟之路举步维艰,全民吸烟率居高不下。

  在我国,因吸烟引起疾病死亡人数占12%,超过艾滋病、结核病、交通事故和自杀人数的总和。由于吸烟危害的滞后性,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因此致死200万人,占死亡总数的33%.

  不可否认,中国是世界上烟草产销最大国,还是控烟力量最为薄弱的国家。青少年不仅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卷烟制品,而且身边永远不乏示范者和怂恿者。

  必须正视的是,有关部门控烟不力,除了立法滞后、措施偏软、烟草文化根深蒂固、国人控烟意识不强、戒烟积极性不高等因素之外,更与只注重控制消费者吸烟,而对烟草生产、销售环节疏于防控和管理有关。众所周知,烟草行业是支柱产业,是地方GDP中的“金字塔”,更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在政府强力庇护下,管理部门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监管。

  因此,要想控烟出实效,必须打破地方壁垒,宁可不要这高耗社会成本的GDP,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应尽早出台全国性的控烟法律,所禁场所要具体,执法主体要明确,处罚措施要强化,处罚标准要量化,告别控烟立法的纸上谈兵。

  ——张西流

  短评

  租友回家过年不靠谱

  春节临近,一些适婚族想到过年回家又将面对亲友们轮番“拷问”或相亲“轰炸”时,便胆战心惊,甚至患上节日恐惧症。

  社会文明虽不断进步,但“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传统文化,仍然受到一些亚洲国家高度重视。就拿中国式逼婚来说,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孝道传统思想息息相关,这种依附于传统观念的父辈期待与年轻人面临“结婚成本高”“合适对象少”等现实压力形成强烈反差。“租友回家过年”成为当今单身年轻人无奈的选择,但同样也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存在诸多隐患。

  从法律角度讲,“租友回家过年”这种行为不仅承载着伦理道德的谴责,而且还违背了法律精神。首先,人不是商品,人的身体不能拿来出租,这种租赁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和诚实信用原则,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双方之间即使有协议,但这种协议既非雇佣或劳务关系,也非租赁关系,双方协议无效因而不能获得法律支持。最后,即使双方有所谓的承诺,但感情与商品关系的错位,协议压根儿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双方当事人无以兑现承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租友回家过年”是在多重的心理矛盾下,产生的一种并不慎重的行为,可谓是一种心理病态。正是因为有这种矛盾,更应与父母坦诚地沟通,让亲人分担和缓解这种压力,而不是欺骗或消极地逃避现实。

  “租友回家过年”看起来很美、听起来时尚,但婚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应建立在真实感情的基础上,对于情感观尚不成熟的年轻人来说,须懂得自爱,懂得珍视爱情与婚姻。同样,父母也需要反思“租友回家过年”潜在的危机,倘若在履行租友协议过程中出现人身财产损失或其他不可控的事情,任何一方都真得伤不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