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快言快语-正文
快评论
//www.workercn.cn2016-05-16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谨防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针”

        近期在韩国“风靡”。国内不少家长也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购买这类“聪明药”。医生提醒,目前并没有有力研究能证明吃了这类药会变聪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出现神经过敏、焦虑、头疼、失眠等症状。(《北京青年报》)

  利益驱动之下,总有“聪明”而“神通广大”的商家不但善于揣摩、掌控不同消费人群的心理诉求,频繁制造各种花哨噱头和概念并大加炒作,令缺乏专业知识、不够理性的人们趋之若鹜,动辄售价高达“100元10粒”的“聪明药”,虽则让无良投机商家借机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却由无辜的孩子和家长们来承担。(陈科峰)

  领导扫除无须“红马甲”

  海口市四套班子领导率近万人穿红马甲上街大扫除。近日,海口开展了声势浩大的2016年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海南日报》)

  维护城市的环境卫生原本是好事,领导和公务员也应该身先士卒,但参与的近万人都“身着红色帽子和马甲”,真的有必要吗?且不说这么多衣服花了多少钱、由谁埋单,连义务劳动都要统一着装、整齐划一,是否有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之嫌呢?(乔志峰)

  还失物定酬金值得借鉴

        熊先生遗失一部手机后,联系到拾得人蔡女士,熊先生承诺给对方一定酬金以示感谢,双方便约好时间地点归还手机。不料双方却因酬金的数额引发纠纷,直至熊先生报警求助。(《重庆晚报》)

  熊先生认为这部已使用多年的三星手机价值不过千元,蔡女士索要酬金800元太高了。蔡女士则表示,“手机本身不值钱,但里面存的电话等信息丢失了很麻烦。” 到底给多少,并无一个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开始实施的《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处理无人认领的物品后,公安部门按拾获财物价值10%的金额对拾得人给予奖励。这将使得对拾金不昧的倡导,不仅靠道德的自律,也有制度的支撑,有助于进一步激励和引导人们向美向善。(钱夙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