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公告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交通运输部 国务院国资委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学习的决定

2019-02-26 08:40:28

  “多年前,我们是发达国家交通工程的跟随者、模仿者,但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技术的领跑者,无论是技术基础、人才素质、建设规模,都已是‘首屈一指’了。”中国桥梁建设者攻坚克难的背后,代表着中国路桥建设事业的巨大飞跃。

  精益求精的匠心

  完成世界最长的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施工,是一个人类未曾跨越的禁区,偏偏让中国的建设者们遇上了。在长达9年的大桥建设生涯中,建设者们刻在心底有一个顽强的匠心执念:目标绝不仅仅是完成建设,而是要不断奋进,精益求精,在建成的基础上,攀登最高的山峰,跨越最险的天堑,完成一个个看似不能的奇迹。

  奇迹,没有标准,只能探索,向更精细、更美好、更强大的目标冲刺。

  2017年5月2日22时30分,在100多位记者的见证下,林鸣带领团队完成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吊装沉放,几十家媒体发出“最终接头安装成功”的消息,依据的是现场卫星、声纳测量数据。

  而林鸣则是在冷静地等待着采用光学测量方法进行贯通测量所得的数据。5月3日6时,还未接到贯通测量数据的林鸣开始感到不安,他拿起电话问现场。得到的回答是“沉管结构不受影响,滴水不漏。但是偏差比较大”。由于偏差超出了设计最终接头横向偏差允许值在7厘米的要求,林鸣急切叫醒了他的核心团队,重返海上作业船舶。很多人认为这个偏差是一个瑕疵,但是瑕不掩瑜。7个小时的会议中林鸣一言未发,最后他说:“这是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超级工程,我们不能给工程、给自己、给历史留下遗憾!这个数据会让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光辉变得暗淡,我们曾经承诺过,我们自己这一关就应该是最高标准的,所以我决定重新对接!”

  工程师用27个多小时逆向操作——重新吊起最终接头并准备进行第二次沉放。整个团队与风险抗争的每个环节可谓步步惊心,终于使风险化为无形。他们将最终接头再次沉放。经过3个小时上百次精调,奇迹发生了:南北横向偏差只有2.5毫米,是最终接头偏差验收标准(7厘米)的1/28。

  “海底之吻”从34次增加到35次,林鸣和大桥建设者认为他们兑现了当初许下的诺言:大桥的每一次都是第一次,不达完美,必须重来!

  是什么给了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底气和气魄?追寻源头,是对每一道工序的极致追求。林鸣感慨:“这是一场上万人一齐‘走钢丝’的持久战,所以我们必须拿着显微镜去走,严之又严,细无止境。”

  其实,最终接头的二次安装不是没有风险,当时一个3厘米见方的钢泵坏了,注水时闭合腔内立刻出现喷水,但建设方有信心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岛隧项目部派出5人的应急小分队,到28米的水下进行抢修。沉管二次舾装钳工班长管延安就是其中一位。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说:“所有的预案和演练都已经做过无数次,我并不担心。”这不担心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头脑风暴、材料研究、科学尝试、反复论证,以及岛上数千名工匠不断奋斗,追求卓越的结果。

  管延安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钳工,20多年来,螺丝拧了拆,拆了拧,他并不觉得枯燥。拧过最大的扳手要用吊车吊,两个人都抬不动;拧过最小的螺丝不到2毫米,跟芝麻粒一样。

  刚来大桥,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工程的独特性,“就是拧几颗螺丝的事情”,半个小时就把沉管中重要部位的蝶阀安装好了。但在调试的过程中,他安装的部分竟然漏水了,这一次细小的失误让上百个工友好几天的努力付诸东流。蝶阀事件让管延安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他此后安装每一套蝶阀,每一个螺丝都要反复拧上3—4次。其余人半小时干完的活,在他手里要花上5个小时。

  管延安负责的设备中有一种叫截止阀,作用是控制沉管对接时的入水量,调节下沉速度,从而让两节隧道在深海中精准对接。“如果要在地面完成,只要拧紧螺丝就够了。但要在深海中完成两节隧道的精准对接,设备不渗漏,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1毫米,就只能靠手感来操作了。”管延安说。

  1毫米的间隙无法用肉眼判断,他通过一次次的拆卸和练习,凭着“手感”,实现了对接“零缝隙”。为了达到这种最好的状态,他拧螺丝几乎不戴手套,“隔着一层布,手感就没了”。经过上万次的重复工作,管延安练就了左右手拧螺丝均能实现误差不超过1毫米的高精准水平。就这样,5年间,他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拧了62万多颗螺丝。

  这样从简单到极致的事例在港珠澳大桥数不胜数。在大桥,如果平常用2张图纸可以表达的小型设计项目,建设者们都会细化出30多张以上图纸进行表达。一枚纽扣大小螺栓的增加或取消,都会经过反复比选、充分计算加以论证。沉管隧道中的管廊下隔墙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国内最严格的规范允许的轴线偏差是8毫米,但是大桥建设者要求将这个误差控制在了3毫米之内。

  实际上,精益求精的追求从施工的关键部位渗透到了大桥的方方面面。在大桥隧道两端的人工岛上,集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如同玉砌一般,如果你走近观看,你会发现它的接口严丝合缝,表面光洁如脂。

  东人工岛将是未来的旅游观光岛,岛隧工程II工区常务副经理刘海清带领团队参与了东人工岛的房建及岛面施工任务,他感慨:“清水混凝土有着混凝土中最高级的品质,国内没有成熟的技术规范,项目不少建设者之前还没见过清水混凝土成品,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不留遗憾,他经常带领现场人员紧盯着廊柱等建筑物认真检查任何一丝可能出现的瑕疵。只要出现一点不被视线忽视的纹路,也会“立即砸掉重新浇筑!”

  在人工岛,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来自甘肃的木工班长李永红一年用坏了8把卷尺,每次下锯前反复测三遍,真正做到混凝土模板切割误差在1毫米;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减小对模板的影响,工人甚至在施工过程中穿上鞋套,把工地当自家卧室,小心翼翼、呵护关怀。

  2017年以来,港珠澳大桥先后经历过三次强台风考验,在极端天气面前展现了“钢筋铁骨”。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正面直击珠三角。港珠澳大桥上,实测风速最高超过每秒55米。强台风过后,港珠澳大桥安然无恙:大桥主体结构、岛上房建及收费站结构、交通工程附属设施均未受损。台风如同一次次“超大规模的全尺模型风洞试验”,充分验证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高超技艺和雄厚实力。

  每一位技术员、每一位钢筋工、每一位混凝土工、每一位测量员、每一位试验员、每一位船员、每一位管理员,都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人公。他们每个人都一直在奋斗、在追寻、在求索。他们追寻的不是90%的优秀,而是从99%到99.99%精益求精的匠心。

1 2 3 4 5 共5页

来源:中工网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