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月12日下午,一则“公款考察美国赌城”的帖子出现在网上,发帖人称,南京六合区交通运输局一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用公款考察美国赌城。经记者核实,当事人承认在2012年底跟团去美国考察,曾路过拉斯维加斯,但在当地并无考察项目。(2月13日《现代快报》)
“路过”的解释,不过是表达“我轻轻的来,又轻轻的去,没有搞一场豪赌”的意思。相较于公款旅游,“路过赌城”的违规情节显然更轻。可是,“赌城之行”不过增加了公款考察的荒诞性,“路过”这个“临时工”并不能抵消其原罪。
有严格的内控程序,有不断重复的规定,却无法防止官员轻轻地“路过”赌城。表面上,“路过”之辩是对公众智商的挑战;实际上,却是对监管缺位的绝妙讽刺。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控形同虚设,当事件浮出水面需靠“前妻举报”,当后续处理需要围观督促,当处理结果超过意外,这就如同“情妇反腐”、“小偷揭贪”一样,固然充满着戏剧性,却让人对监督感到失望。
按理说,出国考察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和程序把关,除了明确什么级别的人可以出国外,从证件办理到审批放行,一般要经过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审核、本级和上级领导的签字、上级相关部门的备案、外事部门的批准等一系列环节,绝对不可能秘密进行。而现在的情况却表明,不仅其平级监管无以发挥作用,其上级机构和专职部门也失聪失明,使官员处于事实上的“无人监督”之态。如此看来,仅仅依靠内部监督,对于权力的约束力相当有限。当前,除了调查事实真相,依规进行处理之外,还应启动追责程序,对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机构和人员,给予相应的处分。只有实现了责任倒查和连带,才能让监管能动性得到发挥,“自己人管自己人”才不会成为摆设。
此外,“协会出钱、官员游玩”的模式说明,“协会式腐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治理隐性和曲线腐败的一个契机。近日,杭州建筑行业的一位企业主刘成向媒体讲述了他所知道的当下最流行的行贿和受贿方式,其中包括雇五星酒店厨师做菜、不送烟酒改送大牌衣服等新的手段。如果连常态性的公款旅游都管不好管不了,那些潜藏于下,手法越来越隐蔽的腐败行为,恐怕更难被发现。如何提高监管的效力,在实现有效治标的情况下,探索真正的治本之策,应是“路过赌城”必须解决的问题。
“路过赌城”别成猜谜游戏,对“赌城之旅”不能有轻描淡写的处理。在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个案的处理,激活和增强社会信心,亟待监管层面的反思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