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故宫博物院为了迎接90周年大庆隆重推出了“石渠宝笈特展”,由于有诸多难得一见的重量级书画亮相,参观者爆棚。内中的528米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成了人们围观的重点,以至武英殿展区始终排着长队,最长的需要等候6小时。
《清明上河图》是家喻户晓的艺术珍宝,人们争相一睹真容,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此次“特展”一共展出了283件书画藏品,多为历代书画中的经典之作,如“三希堂”中唯一真迹《伯远帖》,唐韩幌的《五牛图》以及我国早期山水画代表作《游春图》等。然而,不少观众对这些与《清明上河图》具有同等重量的经典名作,却只是匆匆一瞥而过,甚或是弃而不顾。故宫博物相关负责人提醒观众不要忽视那些同样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参观中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说明什么呢?由于《清明上河图》最为观众知晓,犹如“明星”一样,拥有大量的粉丝,故宫的展出,为人们提供了一见真容的机会,就如同粉丝要见自已心怡的“明星”一样,自然要“钉”住不放了。至于其他的名作,尽管有着同样高的艺术价值,因为不大知晓,还未成为自已心中的“明星”,也就不会认真关顾了。这表明,在这场艺术“特展”潮涌般的参观者中,“看热闹”的多,“看门道”的少。
“看热闹”与“看门道”,是艺术鉴赏中的二个不同的层次。一般说来,也都是先喜欢“看热闹”,然后再会“看门道”的。不要否定“看热闹”,但也不能满足于“看热闹”。只有学会了“看门道”,才能真正在鉴赏中获得真缔。据故宫介绍,他们这次的“石渠宝笈特展”,是希望展现出它的学术内涵、文化厚度和历史纵深。《清明上河图》作为特展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本单元中其他展品以及武英殿东西配殿的另两个单元,共同组成了展览的内在逻辑,一起诉说《厂渠宝笈》著录珍品的不凡身世、文化源流、历史长河。显然,只是“钉”着《清明上河图》“看热闹”,是领会不了这些学术文化内涵的。观看高质量的艺术展,需要事先做点功课,尽量超越“看热闹”的层次,让自已多少懂一些“门道”,从而通过参观进一步了解“门道”,由“外行”步入“内行”。不是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吗?
不过,话说回来,要“看热闹”的观众都能“看门道”,是不现实的,让一些观众能“热闹”一下也好。只是这样难得一见的高质量艺术展,需要注意满足“看门道”人士的要求,以便从中领悟经典的“门道”。为便利他们学习参观。能不能开设一点专业人员参观的场次,以充分发挥这样艺术展在提升“门道”上的作用。
人民日报:实力之外的差距 2008-10-29 |
西安晚报:迪拜塔竣工与中国房市 2010-01-05 |
西安晚报:迪拜塔竣工与中国房市 2010-01-05 |
王世伟:“悦读”世博会这部“百科全书” 2010-04-23 |
范思鼎:文博事业还需再接再厉 2011-03-29 |
马涤明:电商是耍了消费者,还是耍了自己? 2012-08-17 |
微评论 2012-08-31 |
苑广阔:且慢嘲笑“低腰裤”式另类建筑 2012-09-04 |
名人雕塑应经得起“评头论足” 2015-09-15 |
人民日报:实力之外的差距 2008-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