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高中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大家感慨与叙旧,很是热闹。其间自是少不了中年人惯有的节目:晒出各自得意的人生“作品”——孩子。这些被晒出来的“作品”几乎毫无悬念地或帅或美,我相信也一定堪称优秀或成功,值得父母为之骄傲。
看过之后,我却很不合时宜地想起两年前无意间读到的一部令我感到沉重的小说。这本小说被出版社冠以“校园成长励志小说”,卖点是“00后小女生在11岁时创作”。书中的人物虽性格、家境各异,但都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他们在小升初之际,个个不负众望,都考上了令人艳羡的好学校。然而,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三个女孩子的焦虑与恐慌,在激烈的竞争中,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忍受着内心深处的痛苦孤独。作者细腻的笔触(比如暗藏利刃准备自杀,或者在荡秋千时希望自己能就此飞出去)看了让人心惊又心痛,那么早那么小就体会和经历堪称惨烈的角逐,这甚至令我生出了很极端的疑问,这种教育正常吗?这简直就是残忍的伤害!
教育的话题,实在太大也太沉重,教育的过程所指向的对“成功”的全力追逐更令人担忧。我甚至常常担心那些一路走来一直“成功”的孩子,他们的情感发育是否健全,他们的生活能力是否够强,他们对爱的感知是否正常,因为我总担心他们一路上过多地体会了惊恐与焦虑、竞争与获取,而不曾体会挫折与失败的磨砺,也较少感受轻松与明澈的心境。这样缺少弹性的心灵会不会犹如一列高速列车,奔驰着成为另一种文明而又“野蛮”的力量——忘却了生活的本意,忘记了爱,眼里只有战斗?
回到文学。我至今还记得这部小说腰封上的一些文字,“尖子生”“小升初”“被名校录取”,充斥着对成功的夸耀与喜悦,对辉煌的诱导与激励——这几乎是全社会的主流思维。问题是,当文学或者文学出版物竟把目光停留在这样的“主流”上时,文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人民日报:百年欧阳山 2008-11-20 |
人民日报:百年欧阳山 2008-11-20 |
人民日报:“花哨”的《倾城之恋》 2009-04-14 |
人民日报:“花哨”的《倾城之恋》 2009-04-14 |
人民日报: 文学不能回避思想 2009-12-31 |
人民日报: 文学不能回避思想 2009-12-31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2009-11-26 |
人民日报:激情在泪光中闪耀 2010-06-22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2009-11-26 |
杨公振:郭敬明无需去扛“大时代”的期待 2013-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