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93年,我在山东高密四中当校长的时候用过一个“疑难问题问答卡”,哪一个学生有问题就写在卡的问题一栏,然后把它放在讲桌上的一个盒子里,很多学生会翻出来看。这样一张卡,把多方的学生连接起来了。
连接的关键是什么?是供需。在传统的教室、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连接中,老师始终是供,学生始终是需。但是,学生的潜能、学生本身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宝藏。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和有需要的学生产生新的连接,课堂教学中的生产力就会爆发。
十一学校取消了班主任,甚至从初三开始,不再为学生固定导师。因为一旦固定就固定了连接关系,我们希望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去跟供方连接。有的老师特别适合教授学习方法,有的老师特别会心灵的按摩,有的老师特别在辩论、在社团的指导上有经验,如果固定一个导师,这个学生就会有心理障碍,觉得事事都要找自己的导师,找别的导师不太好,导师也觉得我去辅导你的学生也不太好。这就成了生产力的障碍。而实际上,学生们很清楚哪个老师牛在什么地方。
我们怎么去帮助学生打造方便他们连接的平台呢?
十一学校的史建筑老师在去年带高三语文学科的时候,在若干个教室挂上了牌子,成了学生们的分诊教室,如这个教室是思维表达的门诊,那个教室是文言基础的门诊,等等,有某种需要的学生就到特定的教室来找老师,也包括找学生。当有同样需求的学生走到同一间教室的时候,他们不单跟老师连接,互相之间也会慢慢建立起新的连接。
十一学校的学生媒体与出版中心,是负责为全校学生提供媒体服务的平台,它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地方。杨雄老师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造就了一种氛围,使学生特别愿意去,在这里面孵化出一大批相互连接的学生自组织。
还有一个311文统微信组织,因为他们的政治老师冯老师在教室长期放着点心,吸引了一批嘴馋的学生来这里上自习课,慢慢的,他们8位学生就建了一个微信圈,策划了不少活动。
这些是老师在为学生打造平台。有时候不需要打造平台,可以设计“概念”,然后在这个概念下就可以生长出学生的自组织和学生之间的连接。比如我们的“成长合伙人”的概念。
新的技术出现,必然带来角色的重新定位,甚至是跨界模糊。我们怎样有效地利用连接,最大限度地在这样一个时代担当更多的角色?
十一学校有一个学生,他进初一时就身怀绝技,开发了一些病毒软件“攻击”学校教学区的公共电脑,看到电脑瘫痪,电教老师修不了,他就特别有成就感。后来,学校把他“招安”了,为他配了最好的电脑,他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作品。去年冬天,他被列入国家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他来敲我的办公室,请我给他的资格表签字。我知道这个表不需要找我签字,他是要“显摆”一下他的成就。所以我就送给他一本书,叫《创新者的基因》,而且给他写了一段话,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初步的连接。但是,我还想继续跟他拉长这个连接。几天前,我发现他最新设计了一款蓝牙音箱,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和他建立更长远的连接,便和教导处商量:你们能不能拍卖,多少钱我都想买下这个东西来。我相信,通过我去参加竞拍,不惜代价买下这个东西,我们会建立更长的连接,使我的教育这条线连得更长。
在十一学校的艺术楼的走廊上,挂着很多学生的作品,只有参加艺术课的学生来到这里才能看到。怎样让这些作品发生更大的效力呢?我们就把它们送到作者的身边,让它和别的人,特别是和那些作者更密切的人建立连接。有的学生的作品就被挂到了数学老师潘国双的办公桌上方;有的学生的作品被挂到了电梯旁边;有的学生的作品出现在教学区的公共区域。这些作品和作者身边最亲密的人建立了连接,而且连到了学生的内心,让他产生成就感、产生新动力。
连接会自然发展,但是更需要设计,因为我们是学校,是在做教育,而教育是需要设计的,这不仅仅表现在我们的学科备课上。
过去的连接,更多靠学生之间的偶然性,有点随意;过去的连接,更多是靠学生的情感,如他们来自同一个学校,他们的家长之间有联络,等等。这样的连接很好,但是还应该有更多的学术性的设计,把他们吸引到一块儿,让他们建立连接、慢慢培养情感。因为,只有这样的连接,未来他们才容易走到一条事业之路和学术大道上来,他们就有可能共同在一家公司、一个实验室工作或者共同创业。
有人说: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 。作为老师,今天的我们在学生中到底要起什么作用?这可以有很多个选择。其中有一个选择,就是我们要做一只蜘蛛,帮助学生们建立纵横交错的连接。
我们正在研究怎么把更多的学生数据进行连接、整合,怎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体育健康、运动状态、每天就餐吃什么饭菜、在学校便利店买了什么、他的过程评价和使用APP的情况等一系列数据进行连接。这个时候,我们对学生的分析、对学生的判断就不再仅仅靠经验。
有一本书叫《每个人都在沟通,但很少人在连接》,说的是我们怎样把沟通变成连接。有十几个学生配了我办公室的钥匙,因为这把钥匙使我连接起了很多亲密的学生。我们正在开发校长办公室藏书借书卡,看上去是学生找我借书,实际上内心是和他们建立连接。这种随意的、不经意的连接,会使我更加了解学生,更加清楚他们的需求,从而调整学校的管理措施。
但是,连接不能变成行政力量,必须软硬适度。你去硬连接,把它当做一种学校行政行为,就会出问题。我们必须学会软连接,把很多东西放在自助区,让学生们自选,效果会更好。教育来不得硬的,要潜移默化。连接仅靠技术会断线,使它牢不可破的则是情感。
(作者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人民日报:农村孩子上好学 2008-11-06 |
人民日报:农村孩子上好学 2008-11-06 |
戎国强:时刻准备着 准备上级要材料 2011-03-22 |
马富春:“免费午餐”解放了生产力 2012-05-25 |
钱兆成:填报志愿软件不要忘了“风险评估” 2012-06-26 |
取消少儿英语,保卫国学? 2013-09-11 |
中国教育报:校规要从“堵”转向疏与导 2013-12-04 |
项向荣:喝水取暖,冷了教育责任心 2013-12-27 |
朱永新:法治观念要从娃娃抓起 2014-10-31 |
四川在线:贻害教育的“贫富班”可以休矣! 2010-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