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政理》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周武王向姜太公咨询“治国之道若何”时,太公简洁明了地回答道:“治国之道,爱民而已。”爱民为治国之大道,为政之要务,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和永恒追求,也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政治理念。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具体奉行和落实这一根本原则。
武王和太公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就进一步探讨了爱民的方式方法问题。太公向武王建议道:维护人民的利益而不使之受到损害,成就人民的事业而不使之遭受失败,生养而不杀戮,给予而不剥夺,使人民安乐而不受痛苦,使人民喜悦而不生怨怒,这就是治国爱民的根本方法和原则。太公最后说道:真正善于治国理政的人,对待人民应如父母爱护子女、兄长爱护弟弟一样,听说他们遭受饥寒就为之哀戚伤心,看到他们劳作辛苦就为之悲痛不已。
这便是“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一语的由来。
“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最充分地表达了一个富有良心的政治家的无私情怀和强烈责任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引用过这句名言,日前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再次征引了这一古语,并说:“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25年来,习总书记一直把中国的这句古语记在心中,事实上也就是把人民的疾苦冷暖一直牵挂在心中。联系习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我们知道,为政爱民,这一数千年来中国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与价值信念,在当下中国正薪火相传。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心。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不仅是人人生而固有之的,更重要的乃在于它是人们仁爱之德的根端与源泉,存养此心并不断加以扩充,乃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理天下便能如同运之于掌上一样。
“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可以说最鲜明而生动地表达了一个政治家发自内心的对人民疾苦冷暖的真挚情感,一种饱含深情的恻隐之心。对于这样一种恻隐之心,我们不能仅仅从纯粹个人化的私人情感的角度去理解,尤其是对一个政治家而言,它在中国文化语境和思想脉络中具有非常独特、丰富而深刻的政治文化与道德理性的意涵。
在中国数千年悠久而深厚的政治价值理念与民本文化传统中,“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可谓源远流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语最简洁明快地表达了这样一种深刻的政治理念: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
古人有言:“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意即统治者应把人民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时不时地照察一下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治国理政的得失成效,并知道怎样去改正过失,赢得民心。
无论是以民为本,还是“当于民监”,都需要统治者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深切感受民生疾苦,洞悉人民的真正意愿和利益需求,并据此来治国理政。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和取信于民,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制民恒产以便使人民能够过上一种不饥不寒、民生确有保障的安乐生活,无不体现了一种思想家关切民生、以民为心的政治情怀和共同体智慧。尤其是对孟子来讲,统治者只有与人民忧戚与共、与民同乐,才能真正赢得民心的支持和拥戴,正所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而赢得民心也正是最大的政治。故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亦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翻开历史,我们也会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尤其是政治清明之际,确曾出现过一批秉持上述理念来理政治民的循良之吏。他们勤政爱民,关切民生疾苦,注重发展地方经济和兴办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地“为民兴利”,“凡有利于民者,为之无不力”,乃至在他们生前死后赢得了地方人民的普遍尊敬和爱戴,正所谓“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包装 2009-12-22 |
新华网:别坐在“龙椅”上妄谈“勤政爱民” 2009-07-08 |
新华网:别坐在“龙椅”上妄谈“勤政爱民” 2009-07-08 |
南方日报:有爱民之心,就不难达成社会共识 2009-01-21 |
吴 言:《爱民十戒书》与80万元巡视账单 2011-09-15 |
詹 勇:政坛新话风 激发政治凝聚力 2013-03-29 |
知 为:“亲戚办证很顺利”透出的信息 2014-02-25 |
人民日报:牢记公安为民的庄严承诺 2014-10-29 |
四川在线:温家宝手上的土与李克强鞋上的泥 2009-10-22 |
新华网:群众评价最公道 2010-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