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在变。供给跟不上需求变化导致供需错配,带来高需求与高过剩并存的怪现象。“顾客想要一例鸡汤,你却只会做一锅小米粥。”作为供给方,只有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找准创新和投资的新方向,才能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新需求
最近,一款创新耳机引起关注:与传统耳机通过鼓膜传递声音不同,该耳机通过头骨振动将声音传至内耳。声音传导方式的创新,使这款“骨传导耳机”改善了用户体验,不仅解决了长时间佩戴耳机产生的不舒适感,也消除了因佩戴耳机而听不到其他声音导致的安全隐患,很适合跑步、健身、驾车等场合,让人耳目一新。
时尚感、科技味十足的骨传导耳机一时成为市场新宠,尽管价格不菲,仍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在各大销售平台,相比传统耳机销售“人等人”的冷清,骨传导耳机呈现出“人挤人”的火爆,销量明显高出一筹。“新供给”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但凡做生意,都不愿遇到“人等人”的冷清。可如今,有这烦恼的企业还真不少:一些以前不愁销路的玩具、礼品生产商,碰到不小的销售困难;一些原来人头攒动的百货商店、购物中心,现在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一些路边的餐厅、服装店生意冷清,改头换面成了家常便饭;一些曾经“一铺难求”的商业街,竟出现招租难……
有些企业认为,生意不景气是因为需求不给力。我的一个朋友,也有过类似想法。他在县城经营一家餐厅,去年一年生意都不好。起初,他总在“需求端”找原因,认为相比以前,现在愿意出来吃饭的人少了,市场需求小了。今年,朋友专程到上海“取经”后,尝试在“供给端”做文章,把他的餐厅从头到尾改造一番,环境小清新了,菜单更有特色了,没想到效果立竿见影,生意马上火起来。朋友感慨说:“想到餐厅吃饭的消费者没少,是能让消费者愿意来的餐厅太少了。”
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我国消费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一大批新的消费热点已经形成,需求端潜力毋庸置疑。与此同时,消费结构正在全面升级,从“过日子”到“过好日子”,眼光更高了,从追求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更多转向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
需求在变,供给却没跟上。当前,供给虽然很多,但有效供给太少,带来高需求与高过剩并存的怪现象:在需求端,新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只能漂洋过海去“海淘”;在供给端,企业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即便降到“白菜价”仍然打不开人们的腰包。供给与需求的错配,用朋友的一句话显得更好理解:“顾客想要一例鸡汤,你却只会做一锅小米粥。”
面对困境,有人抱着鸵鸟心态,认为在老路上挺一挺、熬一熬就过去了。真是这样吗?生产的目的是消费,供给的方向是需求。需求发生新变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不可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能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供给,即便随着市场总量上升获得暂时的生存空间,接下来还是难免被淘汰的命运。
功夫需花在供给端。新供给可以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让老产品焕发新生机;也可以是全新消费模式的开发和拓展,打造截然不同的消费体验。在服装业,一些装修过时、低端经营的服装店经过升级改造、产品更新换代,上线一批设计师品牌甚至提供定制服务后,生意变得相当红火;在玩具业,一些曾以代工为主要业务的小加工厂,更注重产品研发和品牌经营,以创意十足的新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在百货业,一些遭遇经营困难的商场及时转型,改善购物体验,增加餐饮、娱乐等服务,赢得客流回暖的“第二春”……
新供给不仅满足需求,还可以创造需求。比如苹果手机,不仅让消费者有了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而且创造了“要通话,更要上网”的新需求。再如一些可穿戴产品,通过运动监测、健康数据监测等功能,让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延伸。能够创造需求的企业,自然获得不一样的回报。试想,如果一家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觉得“你生产什么,我就需要什么”,还用再为销路发愁吗?
从“人等人”到“人挤人”,说到底是供需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是消费者乐见的。期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企业大胆创新供给,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马桶盖的潜力 2015-02-09 |
经济日报:扩大消费要汇小溪成大河 2015-03-11 |
吴秋余:再给消费添把火 2015-07-06 |
一味“萌萌哒”也是卑躬屈膝 2015-08-21 |
马若虎:保证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的“无缝对... 2015-11-12 |
黄晓芳:创新思路激发消费需求 2015-11-20 |
以创新释放消费潜能 2015-11-23 |
谭浩俊:“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供求平衡 2015-11-24 |
消费金融将打开十万亿级蓝海 2015-11-25 |
李佳霖:服务业改革亟待创新供给 2015-12-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