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漫画评论-正文
心理门诊
//www.workercn.cn2014-04-15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闵汝明 漫画

    近日,重庆一位家长陈利(化名)致电投诉:4月2日他带孩子到主城一家三甲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花了近百元挂专家咨询号后,从诊断到开药,医生与他和孩子的交流没超过10句话,药费却有近千元。陈利说对医生这种诊病方式失望,因为在他看来,心理门诊不该只有冷漠的医生与一堆冰冷的药。(4月14日《重庆晚报》)

    医生和患者交流为何不超过10句话?新闻中,有医者辩称:心理门诊通过仪器等设备对患者进行测评,其结果足以为医师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判断,医患之间的交流对判断病情并非那么重要。此外,他还拿出这样的客观理由——每天有巨大的接诊量。或许正因很多医生有如此认识,于是乎,寥寥几句、大笔一挥,开出数张检查单和药物处方……这种场景,相信不少患者都碰到过。

    医生越来越不会也越来越不愿意和患者交流,哪怕心理门诊也如此,其背后是对检查和药物的极度依赖。某次研讨会上,就有全国多位知名专家纷纷表露:医生不能成医械。前卫生部部长陈竺曾专门警告,医生不要成为高档药物的奴隶。然而,我们仍经常看到患者在媒体上投诉,说不少医生离开检查就不会看病了。本应最常用的听诊器遭到了冷遇,大多成为摆设,取而代之的是医生动辄使用X光、CT之类的检查设备。患者话还没说完,检查药物处方已经开了出来。

    医生变成药械医械,当然有环境的因素。以药养医或者是分诊机制不合理,导致医生有看不完的病人;或者是医患紧张使医生不大愿意多开“金口”。然而,把主导权完全交给检查和药物,丧失自己的独立判断,逃避自己的责任,规避自己的风险,不仅难以提高医疗诊断水平,还会导致更多的看病贵,进一步加深医患矛盾。

    在一个信息社会,病人渴望更多细致入微、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医生做得好或者不好,病人也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我说你听”、“我安排你执行”、“我只做不解释”,这种国企垄断式的行医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就像现在一样,为什么说话不过10句就开千元药物?患者投诉到媒体,媒体找医生来解释为什么,哪怕你是专家,也会因此很狼狈。与其如此大费口舌甚至引发医患矛盾,何不在看病时多沟通、多说几句话呢?(原题:医生岂能成医械和药物之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