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肖戈 漫画
编者按
从4月21日起,本报在评论版推出了自主招生系列评论,四篇评论从选才标准、考试公平、评价方式和监督监管四个方面入手,剖析了当前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识才选才的能力、扩大高校自主权和学生考试选择权、构建多元评价方式、加强高校内部监管等建议。
评论见报后,新华网、求是理论网等主流网站全文转载,并引发了社会关注,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学者、教师来电来信,发表对自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本期话题将刊登两位专家和部分学者的观点,以期在平等沟通和协商中,各方互通思考、建构共识。
坚定下放权力 渐进推行改革
淡化并逐步取消现有统一录取批次,把目前的统一招生批次转变为以学校为单位,根据生源情况分批录取,学校之间才有一个统一、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放权”成为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教育发展环境的关键举措。可以预见,一系列实质性教育放权改革即将开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将成为改革的重点。
政府对高校招生统得过死现象亟待改变。我国高校招生目前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即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调阅考生档案数、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处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实行监督。这个体制源于1987年《普通高校招生暂行条例》。按照这一框架,省级招生办公室的职责并非只是“监督”那么简单,至少还包括了分批次划定录取分数线、根据国家规定制定统考成绩以外的评价项目和录取标准、负责向高校投放考生档案、调整省内招生计划等。前两项权力实际上代替了高校对考生进行评价,高等学校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作出选择。这种偏重于计划、控制的特征,与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多样化的现实极不协调,学生的个性、特长、志向无法得到鼓励引导。我们期待高校招生体制作为政府放权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高校自主招生还关系到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施。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我国高考制度经历了持续的改革探索,但具有全局意义的举措基本上集中在考试改革。从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从“老6门”到“3+X”,都没有有效解决学生应考负担过重问题,反而让学校、考生感觉是“来回折腾”,原因在于统一录取模式没有变。近年的实践表明,如果按批次投档、按总分录取的模式不变,即便是考试采取了等第化计分方式,高校录取时也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消极抵制。因此,解决“一考定终身”问题,关键在于改变分批划线投档、总分录取模式,赋予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权力。
从集中统一招生到高校自主招生,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专门针对招生改革制定一个渐进的试点方案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淡化并逐步取消现有统一录取批次。彻底取消录取批次,把目前的统一招生批次转变为以学校为单位,根据生源情况分批录取,学校之间才有一个统一、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试点高校根据政府制定的招生基本规范,对考生各项考试成绩、反映综合素质的证明材料提出要求,自主决定各项成绩和材料的使用方式,学生则根据自身条件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这样才能体现高校的自主权和学生的选择权。此外,省级招生办公室,或者试点高校联合建立网络化的招生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管理概念,让学生与学校实现网上对接,双向、多次选择。目前这个问题在技术上已经解决。
公众普遍担心,招生权力下放会导致高校滥用权力,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问题的症结在于,高等学校作为评价主体,能否公正使用自主招生权力。2003年开始,许多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如有的学校建立了有校外人士参加的招生委员会,面试过程随机抽签、全程录像等等,结果避免了“一放就乱”。笔者认为,下一步自主招生要先立后破,选择一批试点学校,加强学校内部招生组织机构建设,明确校级、院级招生机构的权责,把招生评价、录取的权力交给教师、教授群体。 (王烽)
自主招生要算好四笔账
只有将高校的招生问题研究好,基础教育改革才能避免朝令夕改的局面。
高校自主选拔已经走过11年,“改革试点”了12轮。2014年面向全国自主招生的高校有78所,面向本省自主招生的高校13所,共计91所。对这样一项备受关注且“试”了11年的全国性考试应当好好算算账。
第一笔账:有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会不会干扰中学教学?按照备考常规,从1月中旬到4月初,各地高中毕业班大都在举行一模、二模。高考、高考模拟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的备考方略是有很大区别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无须准备的考试,除非突击考试令参考者无从准备。与改革试点初期不同,今天准备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众多。在很多优质高中,学生进入高三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师生均为自主招生所困扰。建议有关部门统计并公布各校报名人数、准予参考人数、实际参考人数、实际通过人数。
第二笔账:是否增加了高校“不必要”的招生负担?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现行自主招生政策很难根本解决高校与学生相互间的自主选择问题。某面向本省自主招生的“211”高校,其报名必备条件最低为奥赛省级三等奖。据笔者估计,该校自主招生要么报名者或准考者甚少,要么通过者最终选择上这所学校的比例很小。某“985”高校,符合基本条件的报名者超过13000人,学校从中筛选3000人,最终选拔200多人。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议高校公布自主招生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公布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最终入读,其中有多少学生借助了自主招生之力。
第三笔账:增加了学生家庭多大的经济负担?三大联盟的笔试在各省设一到几个考点,面试由各校在本校或若干考点进行。其他大多数学校的笔试、面试考点都设在本校。参加考试的路费及住宿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些考生在短期内转战多地参加数场考试,费用更是惊人。建议有关部门认真调研,掌握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费用支出情况。
第四笔账:是否具有统一高考所不能替代的功效?现在有一些大学的招生办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出来的学生的最高绩点、平均绩点和最低绩点,均好于高考统招生,而且大多表现非常优秀,语言天赋比较高,学业能力超出一般学生。这种统计分析的结果缺乏科研含量,因为凭常识即可推测出类似结论。在优秀学生普遍参加自主招生的情况下,高校提前录取的5%的学生大多为优生中的优秀者,其绩点高于其他95%的高考统招生没有什么奇怪。希望高校提供更深入的研究成果,借以证明现行自主招生制度的必要。
算清了这四笔账,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事求是地开展。只有将高校的招生问题研究好,基础教育改革才能避免朝令夕改的局面。 (姚跃林)
>>>声音
实际上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就不可能是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应该包括教育、教学、考试和评价在内的所有内容。仅以考试的力量是难以完全解决所谓应试教育倾向的,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健全综合学业水平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标准,制定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案。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戴家干
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十一年,已经到了国家统筹的时候。要通过国家的科学统筹,避免全国范围重复、冗余的工作,避免制度性的巨大资源浪费。同时,国家统筹、顶层设计,又不能侵犯高校应有的、法定的自主权。统筹不是统死,而是要为高考工作高效、有序、有活力地进行制定大的高考制度改革的框架,让高校全面自主而规范招生。 (黄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