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英雄辈出行业的无名先驱(图)
//www.workercn.cn2014-09-04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主张发展高性能计算和自主芯片

  “60年代中期,夏先生就解决了大型计算机在高速信号传输时出现的波形畸变问题。她有详尽的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唐志敏1985年从南京大学毕业,考入计算所师从夏先生。他记得,夏先生当笑话说起过这件事。“文革”中,夏先生受到冲击,一段时间不能直接从事科研。当时进行1025机攻关的同事遇到这个问题,就偷偷来找夏先生询问。

  “她也据此为自己后来负责设计研制的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制定了具体的电路工程设计规范。”唐志敏解释,计算机专业的人不懂电路造成的信号传输问题,而夏先生的博士论文是研究非线性电路的,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夏培肃先后负责研制完成5个计算机系统,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她担任国家攀登计划B“高性能计算机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基础性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时,提出高速互连网络的思路,可以互连数以万计或更多的处理机。

  “她最想做的就是要让中国的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祝明发教授说。他认为夏先生为此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创新。

  夏先生多次以书面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建议:“我国应开展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设计,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通用CPU芯片及其产业的发展,否则,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技术领域将永远受制于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就设计试制成功高速算术逻辑部件芯片。90年代,她又负责设计试制成功两种高速运算器部件芯片。

  除了科研和培养人才外,夏先生还创办了在中国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学报》和对国外发行的《JCST》(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并担任主编。计算机方面的工具书《英汉计算机辞典》也是夏先生与他人合编的。

  这些都不是夏先生追求的

  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即使到老年也是如此,这是很多人对夏先生的记忆。

  “这与她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关。”在唐志敏的印象里,夏先生无论对谁都非常平和,但是在学术上对学生的指导是一丝不苟。

  她的一个学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自己的论文根据夏老师的要求修改了26次,历时8个月。夏培肃对论文的学术内容、章节安排、遣词用句,甚至标点符号,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和修改。

  计算所的很多人都知道夏先生的一个学术原则——不同意在学生的论文中署名,除非自己在其中有实质性工作。而她的弟子们,历来十分小心,不敢在自己的文章中随便署上导师的名字。

  唐志敏到计算所读硕士,夏先生除了推荐文献书籍,还给他制定研究方向,建议如果只读硕士,可以做工程项目,比如车载计算机;如果读博士,就要把研究方向制定的更远一些,读更前沿的文献。

  “夏先生总是在思考,思维非常活跃。”唐志敏说:“她对国际情况了解多,对技术发展非常敏感,不墨守成规。”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夏先生已经年逾古稀,虽然没有再牵头搞项目,但是她继续自己的研究——量子计算机。夏先生的丈夫杨立铭院士是理论物理学家,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讨论。

  “她认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前沿课题。她写了一篇量子计算的综述,是从计算机研究人员的角度看量子计算机,深入浅出,非量子物理专业的计算机人士可以看懂,非常有价值。”唐志敏常去看她,听夏先生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她常说,你们年轻人要做课题,我可以想些更超前的。”

  70多岁的时候,夏先生还每天骑车到计算所上班,被所里“制止”几次后,才同意坐所里派的车。

  夏先生千古之后,很多人最近才得知这个陌生的名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IT英雄不断涌现的今天,这是一个反差。中国青年报记者上网搜索关于夏先生的报道和资料,也是寥寥。唐志敏说:“这些都不是夏先生追求的。”

  (李新玲)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