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沈鼓集团透平设计院三室主任、“中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姜妍。(姜冰 摄)
编者按:
13层楼高的8万吨“大压机”,锻压出飞机的起落架、主梁;上千个软件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成为高铁列车的大脑和神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期待着挽起南海的浪涛;4000吨起重机,将为大型核电站扬起臂膀。
重大装备制造,事关国家命脉、国家安全。在这个领域默默付出的人们,当得起“国家工程师”之名。他们专注的,是代表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国重器;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新华网与《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推出大型报道《致敬!国家工程师》,向读者介绍十个代表“中国创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以及它们的核心团队。
作为全球第一服装大国,中国人在很多年里都无法用自己制造的机器生产合成纤维。譬如涤纶、腈纶、锦纶,现代服装业以它们为原料,才能制成大衣、运动服、衬衫、T恤……
合成纤维来自原油到乙烯的转变:前者被投入到气压缩机,被分解为多种气体——这个过程被称为“裂解”。
其中一种气体丙烯,进入丙烯压缩机、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再分离,其结果进入可以提供零下102摄氏度低温环境的乙烯压缩机。
这一系列过程最终得到的乙烯,有对称结构的两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这使它可以用于“粘连”其他原子,结果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等产品。
因为用途广泛,乙烯产品在全部石化产品中的比例超过75%。
但是,在这一系列化学反应中作为关键设备的乙烯压缩机,却一直是中国装备制造领域的短板——2006年之前,中国甚至无法制造自己的乙烯压缩机。
乙烯压缩机与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组成乙烯“三机”机组。
2006年,中国决定用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建设3个百万吨乙烯项目。这也是中国引以为豪的石化工业自197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
谁能为中国解决百万吨级别的乙烯压缩机?答案是,41岁的女工程师姜妍。
这句话改变了我一辈子
言语温柔、神态沉静,“中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姜妍,已在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工作了17年。
这家企业的前身是一家1934年日据东北时期创立的企业,主要制造矿山、建筑机械以及军需钢制产品。1952年,国家用170万元、相当于今天百亿元资金的力量对企业进行了改造。各类压缩机是它享誉全国的“拳头产品”。
而当1997年姜妍从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进厂时,国企改革正在冲击着这家数年来持续下滑的企业。虽然沈鼓集团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点企业,没有大规模改制,但经营困难还是带来工人离岗以及勉强维持的工资。
姜妍向我们回忆说,当时每月工资380元也曾不能按时发放,对于她这样的年轻工程师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外面的诱惑。与她一同入厂的37名同学,至今留下的只有10个。
化工机械专业毕业生姜妍是和男友一起进入沈鼓集团的。因专业关系,两人并没有被分配到重要的压缩机生产部门,而是辅机——为压缩机做配套的容器、油站等。
姜妍对于那时的印象之一,就是沈阳街头回响着的《从头再来》。他们两人一个是抚顺人、一个是锦州人,一旦下岗就“不可收拾”。思虑再三,两个年轻人决定留下。
2003年,沈鼓集团转制。此前它承担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型乙烯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研发成功,并用于大庆乙烯装置扩建。至此,中国只剩下“三机”中的乙烯压缩机还未攻克。
此间姜妍曾被借调到主机部门工作一年,后来因为休产假,又回到了辅机部分。某日,主机室主任对她说:“你干活的能力和劲头,干压缩机没有问题,我非常了解你。”
“这句话改变了我一辈子。”姜妍说,自己还在做辅机的时候,看到高级技术人员制造的压缩机项目,内心曾十分感慨,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做到。
现在她已经参与了几百台压缩机的设计工作。
中国第一套乙烯装置于1962年在兰州石化诞生,年产能5000吨,仅为同期美国乙烯产能的四百分之一,而且全部乙烯装备都需要进口。11年后,燕山石化标志性的第一套30万吨乙烯装置,连螺丝钉都是进口的。
从1973年起,中国在乙烯装备制造方面连续遭遇重大挫折。先是原国家计委决定建造11万吨乙烯装置,结果关键部件要么不能按时完成,要么存在质量问题。
1976年,原一机部、燃料化工部等决心建造30万吨乙烯装置,最后因关键设备、材料以及投资等原因,中途下马。
直到1987年,国家级的乙烯领导小组决定将成套装备分解为气裂解压缩机等6个部分进行。这样到1988年,第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乙烯关键设备——一万吨级的裂解气压缩机终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