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于本水:守护领空的幕后英雄
//www.workercn.cn2015-06-06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无法不关注导弹型号研制,因为太爱这项事业”

  从一穷二白起步,经半个多世纪发展,我国防空导弹体系已建立覆盖“空海陆”“远中近”“高中低”的防空体系,我国几代防空导弹专家功不可没。

  1982年开始,低空、超低空型号导弹在某试验基地开展各阶段飞行试验。在一次试验中,导弹发生异常振动,于本水推断故障源于导弹发射筒的“帽子”形变导致共振,建议换一换“帽子”。果然,换掉“帽子”后一切正常了。基地总工程师感慨:“老于,你真神了!”

  研制舰空导弹时,于本水做出导弹跳过模型遥测弹阶段直接从独立回路弹阶段开始研制的大胆决定,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

  于本水常对年轻的科研人员说,我们丝毫不能放松,“大国和小国不一样,我们不能靠买别人的东西,必须自己研制,进口武器不仅存在维修备件难题,关键时候别人不会卖给你,受制于人。”

  2002年,68岁的于本水交过了总设计师的接力棒,但他的心却从未离开:靶场飞行试验,他亲临现场,帮助分析问题;飞行试验故障,他帮助型号队伍进行故障分析和归零……“我无法不关注导弹型号研制,因为我太爱这项事业。”于本水说。

  言传身教,学业上的严师,生活上的慈父良友

  于本水常教育学生,要想做好事,要先做好人。他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帮补基础课,辅导论文,教导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30多年来,于本水共培养硕士10名、博士7名、博士后3名,许多硕士、博士工作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好几位成为总设计师和学术带头人。

  当学生成长起来后,于本水又像是他们的良友。每当学生在技术上遇到难题,第一时间便会想到去请教他。于本水现任某型号总设计师的学生说:“于本水院士不但教给我知识,也教育我如何做人做事。”

  1948年,于本水离开家乡,60多年他从没忘记养育他的热土。

  2014年5月27日,吉林省九台市波尼河镇大营城子村的党支部书记任丽华来京找到于本水,给他送来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原来,于本水先后两次捐了9万元,帮家乡三个村4000多户人家安装了自来水。1999年,于本水和夫人朱小泉来到大营城子村,为他的母校大营城子小学捐款两万元,为100多名师生换了新桌椅。每次回家乡,于本水都去看看他就读过的小学和中学。

  “饮水思源。我感谢家乡教育对自己的启蒙,愿意家乡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本水说。(本报记者 喻思娈)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