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小麦育种:
年逾花甲向矮败育种再出发
芝麻毕竟还是小作物,一边进行芝麻育种,刘世扬一边又瞄上了小麦。“要是能育出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农民不知道能多打多少粮,多挣多少钱。”他说。
5月23日,上蔡县的小麦已经半黄半青,处在灌浆后期了。在刘世扬50亩的实验基地里,麦子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穗大有的穗小,有的麦穗套在一个个小纸袋里,有的系上了红绳……种了1000多份表现各不相同的小麦育种材料。
立志做小麦育种的刘世扬,从年逾花甲开始重新学习,他找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郭天财等很多大专家请教育种知识,最后与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刘秉华的“矮败小麦”结缘,并建立了中国农科院“豫南矮败小麦育种基地”。
矮败小麦,是指小麦的雄粉彻底败退,只接受来自不同他花的雄粉,作为育种的母本,担负起批量繁殖、培育小麦子孙后代的重任,也就是杂交。它不仅是一种特异小麦,更是一种小麦育种方法。刘秉华和他的团队凭借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在刘世扬的基地里,已经选育出三个优秀品系,今明两年将陆续参加省和国家试验。2015年矮败育种利用常规组合200个,回交组合50个,力度和成效一年比一年好。刘秉华现场看了他的育种试验,评价说“刘世扬提出‘在全国小麦育种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目标现在看来完全能够实现”。
除了育种,刘世扬还配置杂交组合357份,其中矮败组合260份;加强种质资源的梳理征集,省内资源367份,省外资源73份,国外资源12份,创新资源16份,满足育种目标所需要的基因库。
倾注心血:
15年退休工资都用上还不够,全家凑钱
育种是一件“烧钱”的事,即使是常规育种,试验田要钱、雇人要钱、试验分析也要钱,刘世扬只是一个退休的乡镇农技站站长,哪来这么多钱来育种呢?
“我从1995年退休开始,到2010年,把自己的退休工资都用在这里了。还有五个孩子,都给我凑钱。”说起以前的难处,刘世扬还是很感慨:“要租地、要雇人种,你不能说等有钱了再投,时候不等人,没办法只好让孩子凑钱,再不够就借。”有人给他统计过,从1995年到2010年,刘世扬个人先后投入资金260万元。
从2010年,刘世扬的研究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开始得到一些项目资金;从2012年开始,项目资金逐渐加大,已经能够维持基本的试验开销。最近,上蔡县专门批了一块地,给刘世扬建研发中心。
在近20年的发展中,刘世扬的队伍不断壮大,2009年牵头成立了“上蔡县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现在有研究员3人,农艺师、高级农艺师6人。现在,研发中心的大楼已经破土动工,正在建设当中。
“人的生命无法掌握,假若上天再给我五年时间,我希望调整修改育种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年年都有新进展,育出以矮败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抗、广适小麦新品种三到四个,育出高产优质、高抗芝麻新品种六到八个,实现小麦育种和芝麻育种一样在全省全国占有一席之地。”5月22日晚,这位已经79岁的老育种家的一席话,在宾馆昏暗的灯光里,格外令人动容。(记者江娜文/图)
吕平安:创造小麦育种奇迹 | 2010-01-25 |
陈秀兰:核诱变育种 一干就是一辈子(图) | 2010-01-25 |
刘秉华三十年执着只为麦苗儿壮 | 2010-01-25 |
符新民:和谐社区的“爱心爹爹” | 2010-01-25 |
符新民:和谐社区的“爱心爹爹” | 2010-01-25 |
许为钢:痴心农业 | 2010-01-25 |
赵久然:和玉米结下26年的不解之缘(图) | 2010-01-25 |
洛阳退休工人李红钦、刘建峰花光积蓄义务放... | 2010-01-25 |
李振声:惟愿天下仓廪实 | 2010-01-25 |
解读新乡先进群体的精神内涵:星汉灿烂耀中原 | 2010-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