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王飞雪:逐梦“北斗”遨苍穹(图)
//www.workercn.cn2015-06-23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逐鹿中不辱使命

  面对世界导航定位领域的群雄逐鹿,我国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奋起直追。

  然而,通往科学高峰的道路却是充满荆棘。1995年,正在前进中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遇到了瓶颈问题——信号快速捕获,该核心技术经过国内专家10年攻关未获突破。

  从海湾战争就已高度关注国际定位导航技术发展的王飞雪,看到攸关国家安全的系统工程研制受阻,心情非常沉重:“为什么不可以另辟蹊径?”

  他和课题组成员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反反复复推理论证,得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当他红着眼睛把方案摆到时任系主任的庄钊文教授案头时,庄教授眼睛一亮,和他们一起,细心地对方案进行完善,对结果进行验证。

  这套“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得到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中科院陈芳允院士的高度关注,并专门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进行论证。论证会上,王飞雪从理论到实践,从数据到推理,严密严谨,回答质疑,得到陈院士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王飞雪”的名字,在北斗业内声名鹊起。那一年,他才24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理想与现实,有时仅仅是一步之遥;而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却需要经年的努力。从那时起,王飞雪正式踏上北斗导航定位的逐梦之旅。

  他和同学雍少为、欧钢,从北京抱回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台式计算机,以及4万元的尝试经费,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历程。没有实验室,就把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仓库简单收拾一下当作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就东挪西凑找人借,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探险。

  3年后,当看到显示器上脉冲闪耀,信号捕捉成功的一刻,业内20多位专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0年时间、十几家单位、几十位知名专家先后为之奋斗而未能解决的瓶颈技术,竟然在3年内、被3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解决了!

  登峰路追求卓越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只有始终把赛场当战场,敢于超越,才能在攀登科学的高峰中抢占前沿、勇立潮头。

  “报告!卫星与地面失去联系!”

  “启动紧急预案!”一阵急促的键盘声响起。

  “报告!指令无效!”

  一瞬间,指挥大厅里一片寂静。这是发生在2007年底我国第二代导航卫星运行中发生的一幕。

  各种数据显示,当卫星经过这一区域时,受复杂电磁环境干扰,卫星通信发生了阻断。

  怎么办?如不在3个月内解决问题,不但下一颗卫星不能发射,即将组网的十余颗卫星发射也将无限期推迟。

  数十位专家齐聚北京商讨对策,拿出“躲”和“抗”两种解决方案。因为“躲”已有先例,而“抗”还是未知。多数国内同行倾向于“躲”。

  “不行!这一‘躲’国家就要遭受数十亿的损失!况且,这次躲过去了,下次再遇到怎么办?”王飞雪坚决反对。

  “可时间这么短,谁愿意冒风险接这个烫手山芋?”

  “3个月内,我们一定拿出‘抗体’!”王飞雪毫不犹豫地立下军令状。

  在2008年那个冰雪肆虐的冬天,王飞雪他们胸怀一团火,玩命一般与时间展开赛跑。困了就用自来水冲下头,饿了就啃口干面,吃住都在实验室,连大年三十和初一都没有回家。不到3个月,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横空出世。

  国家利益面前,只有前进,没有后退!2009年,由欧洲航空航天局专家领衔的代表团飞抵北京,代表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要求与北斗系统展开争议已久的频率谈判。

  这是一次电磁频谱的争夺。我国参加谈判的单位,与之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漫长谈判。王飞雪带领导航中心研究小组从技术支撑到国际通行规则等各个方面不停地修炼。

  今年1月,从捷克布拉格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鼓舞:欧盟代表团接受了中国提出的频率共用理念,同意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完成卫星导航频率协调,中欧卫星导航系统长达8年之久的拉锯战握手言和。

  凭着这种亮剑精神,王飞雪及其团队先后研制出世界领先的监测接收机、精密测距码模块及注入系统、主控站测量及通信系统、RDSS业务信号收发分系统、时间同步注入站、星载上行测距终端等地面设备。(记者 周小雷 通讯员 蔡渭滨 张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