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屠呦呦的诺奖人生是这样炼成的(图)
//www.workercn.cn2015-12-12来源: 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重读书,好探究,时间跨越数百年,屠家两位生物研究者在冥冥中产生了一次神奇的交集。

  时光飞逝,到了宁波屠家第二十世的屠濂规,在这位深受西方教育的父亲安排下,屠呦呦和3个哥哥从小就开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屠呦呦少年时期长期居住在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26号姚宅。这里是屠呦呦外公家,一个商学并举的家庭。在这里,屠呦呦获得了人生的启蒙,为她以后的科学探究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鄞县姚氏宗谱》记载,屠呦呦的外公姚传驹,曾于东北三省沦陷前任中国银行行长,民国财政司司长等职。《鄞县姚氏宗谱》中还有收录他写的《呈大总统请改革弊制由》、《上熊秉三先生希龄书》等文章。

  舅舅姚庆三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初任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来任上海金城银行总管处分行经理,更成为国内最早研究和传播凯恩斯《通论》的学者。

  屠呦呦父母两大家族皆具有重教传统。教育后辈,培养健全人格是家族一以贯之的传统。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屠呦呦的影响是巨大的。

  严谨家训 内化为家族精神

  “若有孝子顺孙、义夫良女及一切善行,合族尊敬之。频发则周恤之。若习恶为非赌博者、窃盗者、酗酒争斗者、内乱鸟兽行者、横暴乡里者、诓骗财物者、不孝不悌不仁不慈不睦者、官吏而贪渎行宪者,合族摈之,终身不齿。”这条“屠家家训”充分体现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对族人标准高、要求严。甬上屠氏对从第八世起的辈分排行也依此拟定,为“大本惟忠孝,行之可继宗,用规恒一德,世嗣永钦崇”,后续增“积善传余庆,贻孙有远谋,文章延祖泽,诗礼焕新猷”。

  严谨的家训内化为一个家族的优秀精神。屠呦呦14岁那年,他的哥哥屠恒学在赠给妹妹的照片后写到:“呦妹: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

  生于战乱年代,条件艰苦,然而家族内在基因始终锻造屠呦呦不屈坚韧的性格。16岁时,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此时的屠家生活已经十分拮据,小女孩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整整两年,病痛折磨着少年屠呦呦。但她从未放弃学业,最终以同等学力身份,进入效实中学高中一年级,与父亲屠濂规成为了校友。在效实中学读书期间,屠呦呦生物课程平均分达到80.5分,为走上生物科研道路打下扎实基础。

  据屠呦呦读书时期的同学翁鄮康老先生回忆,高中时代屠呦呦长相清秀,戴一副眼镜,梳着麻花辫。为人很低调,读书很认真。

  而屠呦呦母校效实中学现任校长周千红也有着这样的感受,“在屠呦呦那个年代,工作条件艰苦,科学家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屠老性格坚毅,意志力坚强,看重一件事,必然坚持到底。”

  屠呦呦从不讳言自己对如何利用青蒿素的独特立场,这种执拗的性格始终伴随着她,更造就了屠呦呦的诺奖人生。(本报宁波12月11日电 记者 应磊 区委报道组 朱尹莹 毛一波)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